成功案例医院首例下肢静脉PICC置管

年7月5日上午我院护理静疗小组收到一例PICC置管会诊单。

(↓照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滑动)患者黄先生,52岁,诊断结果为胸壁滑膜肉瘤术后复发、两肺多发转移瘤,伴有颈部有压迫感,偶有憋气感,右侧肩部晨起僵硬微痛感。PET-CT结果显示:前胸壁和左前纵膈肿块,FDG摄取增高,考虑肿瘤复发,倾及左侧第2肋弓及胸骨柄左侧部,下方胸壁皮下水肿,两肺和胸膜下多发结节、肿块,FDG代谢增高,考虑多发转移瘤,两侧胸壁少量积液,收治我院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进行化疗(建议方案:ATM+恩度),凝血功能正常。静疗小组会诊意见:拟行下肢静脉PICC置管术。穿刺前评估:下腔静脉系统及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评估导管途径静脉情况,血管条件较好。

穿刺方法:超声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穿刺,选择穿刺点位于大腿中段内侧,腹股沟下10cm,置管途径: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穿刺后,腹部X线定位:导管尖端平T11。患者行走无不适感,于7月7日实施化疗方案。

小知识

1.置管后健康教育相较于上肢PICC有何特别之处?

告知其能正常行走,但不能久坐,同时每天做4次置管侧下肢的功能锻炼,每次做脚背的背屈和绷直运动20个回合,从而增加血流速度降低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2.下肢PICC置管适应症

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功者;

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

长期输入高渗性或粘稠度较高的药物,如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等;

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如输液泵;

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浆,血小板等;

上腔静脉系统输液受限,如双上肢或上腔静脉血栓形成、上肢血管畸形、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保护双上肢静脉,双侧乳腺癌根治术以及各种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

双上肢静脉管径均小于2mm。

3.下肢PICC置管禁忌症

患者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操作,如凝血机制障碍,免疫抑制剂者慎用;

已知或怀疑患者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

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

局部组织因素,影响导管稳定性或通畅性,如置管部位局部天疱疮或严重皮肤病变;

既往在下肢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如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

避免选择偏瘫一侧的下肢,患肢回流障碍,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供稿:护理部

编辑:元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yt/8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