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那里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作者/木子编辑/木子
昨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群里有点热闹,这无疑是大好事。虽然热度远比不了明星出轨名人互掐,也比不了双十一情人节,也不排除有人蹭热度附庸风雅——比如动笔写本文,也算蹭热度装风雅。但能凑“读书”的热度,能“附庸风雅”,比附庸低俗强一点吧——“附庸风雅”者愈多,“风雅”之人之事便愈多,久而久之,不排除整个社会越来越文明的可能。“读书”在中国是个笼统的概念,多数情况下指“上学”。盖因古代求学以文史哲为主,主要形式是从小到大从发蒙到仕进的背诵阅读。数千年间,从简牍到帛书纸书,从诸子百家到经史子集,数不清的读书人皓首穷经兀兀穷年,传承发展了中华文化,创造促进了中华文明。与读书相伴的科举制度,虽有落魄如蒲松龄迂腐如孔乙己者,但也为国家选拔了无数杰出的管理人才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读书使人明理,乃恒久不变之古训。但倘若当初读书的出发点错了,是否能“明理”也就值得怀疑。与古代科举制度一样,高考也为各行各业选拔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人才,但弑母的博士杀妻的专家叛国的高官贪腐的将领中,不乏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饱学之士。想当下,父辈为子女读书(其实是“上学”)买天价学区房付高额补课费不计成本,有几个是想让孩子“为中华之崛起”,有多少为“修身”,至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已是天方夜谭方外之论了。荀子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者,为提升自我修养;“为人”者,为出人头地显亲扬名。可见在早已礼崩乐坏的荀子时代,读书,已然成为很多人攫取利益的投资。及至有宋之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更是将读书与轻裘肥马华屋精食美色一体化:芸芸书生,匍匐在“书中”之“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下,奴颜婢膝战战兢兢、奉权贵如宗亲视功名如性命、“有奶便是娘”“有钱即是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气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荡然无存;纵有少数清流,奔走呼号椎心泣血,亦无法撼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颠扑不破”之真理;无数学子披星戴月孜孜矻矻,只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目下,“宁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个”“我拼命,我怕谁”“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狰狞恐怖赤裸裸“你死我活”的宣言成为许多校园争相效仿的励志誓言,“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群情激奋的“百日誓师”从高三到初三乃至小学,“内卷”“外卷”起一轮又一轮视听风暴,散发着从学生、家长、学校到社会无法稀释的焦灼气息,“读书”,几乎异化甚至等同于眼下的“高分”“名校”和未来的“高薪”“高官”……回到读书日。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读书,是值得大力提倡并终身践行的。如果能让读书成为与呼吸一样自然的事,读书,将成为人生最美的享受,国民素质的提高也一定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每一天都变成读书日,则人生甚幸,国家甚幸,民族甚幸。查到一则关于世界各国读书状况的资料,未知真假:中国:人年均读书4.66本韩国:人年均11本法国:人年均14本日本:人年均40本德国:人年均47本俄罗斯:人年均55本
而排名第一的以色列,人年均读书量高达——64本……
木子:民勤东湖镇人,教师,现居兰州。自题曰:
大漠孤镇一株李,
本是沙砾误称玉。
十年神州满天红,
卅载杏坛半世愚。
“super三人行”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往期回顾:
“断”不易,“舍”亦难
我的——写在第一天
消失的母校(二)——我的老师
消失的母校(一)——走进武师
我的学霸同学
桥头校园今如何?
秋尽迟语
红楼随笔(四)——从石呆子说开去
红楼“暴力”事件
因能自洁,因而卓异——读《游沙湖》偶感
红楼随笔(一):第一小厮茗烟
木子红楼随笔(二)——智能儿和卍(万)儿
青青的草原清清的河——庚子端午游玛曲
麦积之夏
立秋闲谈
东湖李木子你的真情,我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