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老许在网上看到一个奇事
觉得很有趣,于是也来跟大家唠唠
事情是这样的:有位农民大叔
在深山处挖到了一块“怪石头”
怎么个怪法呢?
整个石头外表泛绿,隐隐透光
一看就不简单!这可把大叔高兴坏了
在搬运过程中因为太重了
不小心磕掉了一块
就是这个小意外让大叔更加笃定
自己手上这块石头一定是翡翠原石
您看看,这深绿色多养眼~
也有人说是玛瑙原石,就凭这几张图片老许可不敢断定是啥原石。不过,我敢保证这绝不是翡翠原石!价值自然是不能跟翡翠原石相比,可能要让这位大叔失望了。各位翠友有知道是什么原石的吗,欢迎留言讨论,让大家一起涨涨见识~
翡翠原石常有一层风化壳。由于风化壳的存在,以致无法观察到翡翠内部。而对翡翠原石的鉴定,则主要是通过观察风化壳表面出现的各种特征,推断该翡翠原石内部质量的优劣。跟着老许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皮壳绝大多数翡翠原石有风化壳,称为“皮壳”。皮壳比较粗糙、有沙粒感的翡翠原石,称为砂皮石。根据砂皮的颜色可分为:白砂皮、黄砂皮、铁砂皮、黑乌砂皮等。
其中白砂皮翡翠内部往往没有颜色,如果有也是淡淡的绿色或紫色,但一般透明度较好;黄砂皮的翡翠原石内部可能有较多的绿色,但多数颜色不均匀,有时也可能有较浓艳的色根;一般认为铁砂皮的皮壳很薄,内部品质较好,可出高档料;
黑乌砂皮为颜色较深的黑色、绿色,一般认为内部会有较深的绿色部分,甚至可出现满绿的翡翠,但是黑乌砂皮翡翠原石变化非常大,有的里面绿中带黑点、有的里面是很干的绿、有的里面绿很脏。
总之,可根据翡翠皮壳的颜色、致密程度、光润程度、厚薄等,推断翡翠内部颜色、透明度、净度、结构等优劣程度。
二、松花“松花”是指翡翠皮壳上绿色的表现,也就是翡翠内部或浅层绿色在皮壳表面的一种表现。由于致色离子的种类、浓度和空间分布在一定的成矿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根据松花颜色的浓淡、数量的多少、形态的变化,可以推断翡翠内部颜色的变化和分布。
如果松花的颜色浓而鲜艳,价值就会高;如果翡翠皮壳上没有松花,一般内部可能很少会有色;而皮壳上多处有松花,则内部颜色可能仅仅存在于表层。另外,松花是否渗入翡翠内部,渗透的深度等,也是推断颜色好坏的依据之一。
三、蟒蟒”是描述翡翠原料的术语,是指翡翠中的绿色条带在风化壳的表现形态。一般呈凸起的曲折细脉状分布在风化壳表面,是判断有无颜色及颜色分布状态的一种依据。
一般细粒致密结构比粗粒疏松结构抗风化能力强,绿色部分比无色部分抗风化能力强,所以与无色、浅色粗粒疏松结构的基底相比,是细粒结构的绿色部分凸出来,形成蟒带。蟒带的形态、颜色、走向、倾向是判断翡翠绿色变化的重要标志。
四、癣“癣”是指在翡翠原料皮壳表面上出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呈黑色、深绿色或灰色的印记。
如果在一个面上出现有大量的片状癣,而另一个面上有大量的点状癣,那么内部可能含有太多的阳起石等产生癣的矿物;
如果有一些癣仅仅在一个面上有表现,而且都是片状癣就有可能仅仅在表面有一点“脏”,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五、雾“雾”是指存在于外层风化壳与内部翡翠之间的一层雾状不透明物质,实际上是一种硬玉矿物退变质作用的结果。
雾有厚有薄,颜色有白雾、黄雾、黑雾和红雾。雾的有无及雾的颜色反映的是原岩的信息,雾的出现是有翠色的一种预兆,不同颜色的雾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
一般红雾和黄雾是由含铁量高而引起的
而高铁又使得翡翠绿色发暗
白雾表明含铁不高,是较纯的硬玉岩
有可能出正绿色高翠
说到翡翠原石的特征,就不得不捋一下原石的种类。今天就再根据原石的形成环境来给大家讲讲不同原石的特征。
原生无皮石原生无皮石主要产自原生矿床中,外皮未被风化,玉质外露。不过一般颗粒较粗,透明度差玉质较好的原生无皮石较为罕见。
山石山石原石一般产于山坡或山谷中,有一层较薄的风化外皮。大多数呈现出棱角状,颗粒从微细到粗粒不等。外皮颜色从灰白到深红或深褐色。
半山半水石半山半水原石由于重力或水流作用,被“搬运”到距离河滩不远的地方。所以多呈半棱角半浑圆状,有一层较薄的外皮,表皮略有砂感,大多为黄褐色。
水石水石通常是指在搬运作用下,沉积到河床中的翡翠原石,经过水流的长距离“搬运”,将一些裂隙较多、质地较差、密度不够的原石淘汰。所以水石质量普遍较高。皮很薄,颜色较多。有褐色、青色、淡黄色等...
水翻砾石水翻砾石磨圆度好,常呈球形或椭圆形,表具有较厚的风化皮壳。表面颜色又黄色、红色和深绿色,矿物粒度较细,多数场区均有,但个别场口的水翻砂石皮子很薄。
可以借助光亮照色
大家现在知道了吧
为什么说那位大叔的石头绝不是翡翠原石?
像山石这一类的原石
外皮颜色基本都是灰白到深褐,
而且通过磕掉的那一角
我们也看出它的致密度是比较低的
无法跟翡翠原石相相提并论~
经典内容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
80万都不卖的原石,今天才发现产自山西!
范冰冰圣诞自拍晒珠宝,价格吓傻网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