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杭商传媒记者李洁/文
责任编辑/北女
人物介绍
李锋,浙江绍兴人,师从中国花鸟画领军人物何水法。作品以小品见长,尺牍之间,显出妙趣。其笔下花鸟虫鱼无不涉猎,不按常理构架;其用墨大胆,尤以渗墨为多,浓墨相间,给人以较为强烈的视觉欣赏。何水法曾云,笔下灵奇,颇为难得。
年,媒体人李锋一口气办了两场画展。
一场在去年7月,他将画展取名《生生》,灵感来自林俊杰的同名歌曲,寓意万物生长,生机勃勃。另一场在去年年底,他想到了三毛的《梦田》,给画展取了《种春风》的雅名。现场,他对观众们表达感谢时说,“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希望你也有。”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作为媒体人的李锋,奔忙在新闻一线,用手中的笔著文章、担道义,大大小小的新闻奖积攒了几个抽屉。
同样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画家李锋不断成长。他享受深夜下班后的涂鸦,将其形容为最快乐的时光。画画,是他抒发心意的另一种媒介,让他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感应力,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苏东坡有诗曰:“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言其书法审美之取向,不求猎奇,但求天真烂漫。李锋将其引申到国画中,“所以,有趣才是中国画的灵魂。”
《风华正茂》
画美食
在李锋的朋友圈里,最常见的图片是两个主题,一是他画的画,二是他做的菜。
“突然觉得,烧菜和画画殊途同归,先来后到,谋篇布局,细节处理,拼盘提款盖章,一通百通。”美食家李锋和画家李锋找到了交集。
画家多为性情中人,多爱四处游历,美食家不在少数。假若没有对美食的爱,张大千、齐白石笔下的白菜、萝卜、鱼虾,又怎能如此鲜活可爱呢?
《似龙》
李锋深以为然。在他与师傅何水法的交往中,也常以美食会友,找到好吃的地方,开上1、2小时车,不忘请上师傅一起。吃美食是兴味,同三五好友共享,得半日之闲,真情挚语,娓娓而来。
李锋还把美食“请”到自己的画中,寻味的过程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在他的画笔下,舌尖上的酸甜苦辣都是可表达的审美意象。江南渔哥的鲳鳊鱼是“濠上之乐”,老头儿的油爆虾是“一夜东风吹雨过”,德明饭店的小白鲈是“一尺新得”,聚乐饭店的甲鱼是“风月无声”……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在杭州,我流连这十家饭店》,将淘到的本地私房菜,和读者分享。
师傅何水法曾评价李锋笔下的带鱼,是“东海里刚刚捕上来的”,说李锋画的黄鱼,还没细看,就已经“气息闻到了”。
《哥老官》
在画美食的作品中,李锋最满意的一幅画是《哥老官》,画的是那家红遍杭州的同名火锅店中的牛蛙,创作于年。他一次成稿,朋友们多有溢美之词,求画者不在少数,他都一一婉拒了。“后来再画过几次,那种感觉没有了,画不出来了。”也许是那次的火锅真好对味,才有了顿悟和共鸣。总之,好的画和美食一样,可遇不可求。
了解李锋的朋友说,《哥老官》就是他的自画像,狡黠中带着一丝机灵,不正经中充满正经。这样的评价李锋很受用,他将画挂在了办公室的入口处,与之朝夕相对。他还为画配了毛泽东的诗: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画童趣
李锋时不时会翻翻儿子的绘本,大多时候是儿子读给他听。关于童趣,儿子是他的师父。
《生生》
在绘本里,李锋找到了《哥老官》的原型,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的“牛蛙”系列,成为他展览上的抢手画作。在绘本里,他读到了一对长颈鹿恋人,故事浪漫而唯美,他被打动了,用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加以表达。还有与画展同名的《生生》,萌萌的企鹅,小清新的画风,依然是来自绘本的启发。《如果年少不知进退》中,憨态可掬的熊猫,也是从绘本中走出来的形象。
《如果年少不知进退》
为何钟情于在绘本中找灵感?中国画与绘本确有相通之处,它们都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成为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童趣可贵,应倍加珍惜。
《团团圆圆》
之前,李锋画了一张充满童趣青蛙蝌蚪,在朋友圈出题请赐名,好多才子都冒泡了,“蛙声十里出钱塘”、“一池草色万蛙鸣”、“多子”、“春种”、“精兵百万”等佳句涌现,可最后,他题的句子是“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不得真假”。“这是一句歌词,也是我自己的体会。想告诉年轻人,梦想不一定在远方,世界也不一定那么大。”
《曾难自拔与世界之大不得真假》
聊起未来的创作,依然与童趣有关。“看了一本绘本后,我想画一张画,是一只躺在树上的金钱豹,很慵懒舒服地在睡觉。你能想象一下,非洲草原上,绿茵茵的,树木是枯的。”李锋试着画了几回,没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立意始终清晰:要表达童趣。生活中压力种种,他希望自己的创作,传达的是快乐与趣味,是一种忙碌之中的解压剂。
《总是学不会》
今年,李锋打算画一套十二生肖,他正在儿子的绘本里找灵感。
画自由
是什么促使一位优秀的媒体人潜心于创作中国画?这要从年说起。当时,报社要做一个选题,心理专家通过绘画作品可以窥探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李锋自告奋勇画了一张简笔画,是一张枯树图,还有一块大石头,用笔短促。心理专家由此判断:作者做事有激情,但是缺乏持续力。小雪《南窗》
他眯起眼睛,笑而不语。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动作,代表的是默认。
“那一次感触太深了,觉得做事情一定要坚持,积累的力量是可怕的,持续的坚持才有价值,水滴石穿嘛。”之后,画画成为他决定要坚持下去的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锋用的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读经典名作,模仿大师的作品,到现场看当代名家的技法,反复记忆,默默练习,直到找到自己的风格。工作再忙,他都会挤时间。清晨起床写几张,深夜回家再写上几张。
白露《玉树一丝风》独自走过十年摸索之路,年,李锋得以正式拜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教授,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门下。此后,但凡画出还可以之作,他总是跑到师傅的画室,一一摊开,请求点评。
名师出高徒,画家李锋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在何水法的指点下,李锋绘画中那些玩性逐渐消失,笔下的虫鱼、韭菜、葫芦作品形态变得饱满、色彩变得丰富、笔墨表达变得更具层次。
在画画的过程中,李锋始终追寻自由的状态。他说,一旦下笔,无所顾忌,取悦自己才能愉悦别人。他习惯在画画时播放流行歌曲,遇到打动他的歌词,便随性记录下来,作为画作题款。
惊蛰《舞天竺》当问到每幅画后背的意义时,他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意义,是自然而然的,从不刻意安排,有时候散步时看到路边的绿叶,翠嫩得滴出水来,就会有作画的冲动。
画完之后,他会把画挂上墙。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今天看明天看,熬得过三天的作品可以拿出去了,熬得过一年的基本都是精品了。创作出一幅满意的作品实属不易。在去年疫情期间,他用90天,画出了一套二十四节气,底稿多达余张,最终选定了手中的二十四幅。其余的,都被他付之一炬。
谷雨《紫藤》这也许就是何水法所说的“用心”的李锋。正是因为对自由的追求,才心无旁骛地创作。“我要表达偶遇的美好,出其不意,喜出望外的感觉,如果你看我的作品也有这样的感觉,那我很开心。”李锋说。
《城市秘密》创始人王群力说:“李锋要有点成就,不入流,不迁就,不群不党,特立独行恐怕是最最重要的事。至于最终画可以抵达何种高度和目标,则完全不应该需要目前考虑的问题。依我看,继续成为一个杰出的媒体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也是今天我们可以看见他这些有趣作品的原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