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学苑五言惊鸿组第五讲作业总汇

五言

鸿

#

九九五言班惊鸿组第五讲作业:

1.惊鸿13-人生百味

登琵琶亭

隐约青烟起,浔阳觅客船。

灯红消永夜,月白泣千年。

眼底枯荣事,人间断续弦。

临风弹古调,风雨累双肩。

这一首作品,从浔阳而来,从乐天琵琶行而来。首联按古,也言今。比较平稳妥贴。颔联作今古对比。其间,上句言今,是比较得体的。下句言古,于今而言,稍显刻板。毕竟这一幅景是可遇而不常在的。虽然可以解释说是心中的景,但还是要能接入当下为好。今古有同处,才能入人心。这是通常的写法。颈联再作今古对比,这个手法就繁多了。并且,上联可以成立。而下联则稍显牵强。人间何以那个琵琶一直在断续。何况读来引发歧义。第七句佳绝,当为之点赞。但是结句就又显得隔景了。我们不能把景看作是一个随意切换的,要有其相关性。

浔阳江渚客,霁月柳边船。

流水弹今调,青衫恸昔年。

歌为感时作,兴拟遂初篇。

一曲翻轻漾,吟风试眼前。

2.登古长城

文/不懂

楼危高万仞,秋日复登临。

斑驳墙依旧,岿然雄至今。

云低连远树,风动发强音。

千古英魂在,谁曾一揖深?

首联中有复?确定吗?如果有,最好能从题目或者上句中看出相关情节。并且,楼,万仞,这个夸张,恕我不接受。虽然长城过一段就有塔楼,以屯兵的,但是表达要合适。尤其是首句。颔联就一个雄字显得扎眼。颈联稍许与主题脱了一点。能用相关的景语连掇更紧密,才显懂师功力。尾联有味。但是谁曾就显得有点造作了,何不就自己来,管他人何来。吾当一揖深。不香吗?

3.惊鸿11-梦曦

登千山有感

无愧古人语,辽东第一山。

峰似莲花现,松如雅士闲。

清泉出危石,钟梵起林间。

俗念随云去,坐听流水潺。

首联用感慨的话起,显昨突如其来。所以五律开头有课要求以景起,不是没有道理的。并不是因为到了第五课,这个要求就不作数了。颔联述景,现撞韵,最好能避免。颈联危石对林间,宽泛了些,可作岩石,则工。尾联中末句与第五句略重,能拉开,另选意象为好。

4.惊鸿30—风轻

五律过天门山玻璃桥

久闻奇险境,千里试登临。

幽谷空难测,澄桥似不禁。

才叹人攘攘,又见步森森。

负手从容过,白云回望深。

试在千里外?表述有所不当。可作赴。颔联可。颈联过于纠结在一处。可以拉开景物。总体结构尚好,有生活气息。

5.惊鸿01-草木深

五律过石件头村

远道出高速,怡然野色横。

嚣张青苜蓿,娴静紫云英。

石巷足音脆,片言村老惊。

咨嗟旧时事,落日满归程。

(石件头村:外婆家)

远道,虽然可以表达你奔波,但是即景而言,尚不如匝道。嚣张,用的词有点嚣张哦。不过,后面的三字对,讨人喜欢。颈联上句有生活感,下句在表达上有点不当夸大。也许需要用七律才能表达出来本意的句子,五言确实不够。第七句在选字声韵上,再考量一下才好。

6.惊鸿08-蓝色北斗星

五律过大清沟

绵延青似海,婉转鸟争鸣。

缭绕团云处,朦胧山水声。

甘泉千道涌,深谷一溪清。

驻足夫妻树,吟怀百丈情。

首联开篇即景,写得不错。颔联本来也可说好,但是合在首联一起,句首的连绵词用得就过于频繁,少了变化。并且团云对山水,可以再考量下,找个更为合适的工对。总体因为景语用得比较充足,而写得清通。可赞。百丈,此处不妨用个叠韵的连绵词,旖旎。可更收韵味。

7.惊鸿31-念雪

五律浙江旅游亲戚家暂住一夜

晕车游兴懒,徒步至田家。

四面连阡陌,疏篱补菊花。

悠悠楼阁侧,恋恋夕阳斜。

煮茗藤萝下,同看一片霞。

题目中暂住后面就不要用一夜了,题目与诗的内容是相关的。晕车,其实可以不必写出,毕竟晕与懒是两个概念。取其一即可。可作驱车。其余读来,比较有整体感觉。不错的作品。

8.惊鸿18~明了

五律登楼

晓雨沾衣湿,停杯独倚楼。

云烟迷远道,岸树阻行舟。

絮落梨花白,莺啼燕子愁。

凭栏忍还望,家在蜀江头。

总体写得非常好,如果非要说点什么,颈联的内容与全局来看,过于细小了。从登楼看,似乎很难观察得到这样的景况。谨作参考。

9·惊鸿09-柳絮

登长城有感

中华有奇迹,南北戍平州。

峻岭成屏障,云山起箭楼。

且随天地老,堪共古今流。

证我英雄骨,忠魂岂可囚。

全诗诗脉畅通,兴起赋承,中延伸首联!尾联耐人回味!前六句写长城的不凡,尾联上分句,一个我字足以说明我“我”自豪!

10.惊鸿02-初学者

五律?登太白楼

青松前院立,碧水后山流。

四壁名诗刻,三公石像留。

此来文雅地,千古美篇收。

半日偷闲趣,重登太白楼。

试评,首先节奏点没有变化,所以语感差,特别是中二联,韵字流留收词性都是动词,且流,留,同音,也减少了美感,颈联费字,作品整体泛白。

11.惊鸿06~冷安

五律登孟信脑

放眼茶园翠,其形似卧龙。

烟笼崖万叠,路绕岭千重。

爽气清肝胆,灵芽疗疫痈。

山间逢老者,欲问不知踪。

试评,为了评本作业,俺百度了题目,应该是孟信垴吧!作品整体好看,脉络清晰,起句开门见山,从整体上说了俯瞰状貌。颌联进一步茶园环境,颈联转到议论,合句漂亮,似遇仙界仙人。要挑骨头的话,颈联与前后关联不紧密,个见8

12惊鸿15-温婉

登涂山有怀

今闻川谷好,信足作三休。

山翠吞云远,溪光吐月幽。

披衣花下坐,秉烛竹间游。

此后生何寄,栖迟老一邱。

诗脉连贯,三休为登高之典。不足处,月幽与秉烛不妥,有所牵强。

一,考虑感官问题,二,难道还在山中休息?。

三,既有三休,那么侧写山之高,文中少有描述!个人所见如有不当多多谅解

13,惊鸿10—墨晗

登雄山

慕景驱车往,邀朋徒步行。

山中尘客少,日下晚风轻。

话里无真假,唇间有利名。

佛音余绕耳,醒我不醒卿。

诗中后二联费解,上半部在创作中未有与颈联相关,唯独一丝关联的山中尘客少,关联也牵强!个人认为,诗的上下俩部分,裂痕明显!如有不当多多谅解

14.惊鸿27—云淡风轻

过济南玉清湖

所见自清殊,风光似画图。

湖天堪一色,花柳复千株。

撒网游鱼跃,弹琴戏鸟呼。

愿来寻阔野,学嫁做耕夫。

全诗诗脉连贯,章法紧凑。中二部分画面收放自如。但首联画图直白!是画不说画,从诗境中体现!不知此处有山否,如有在颔联把山嵌入,这画面更能在尾联起到有此感发的。整体不错

15惊鸿12南归大雁

拜谒司马温公祠

年少砸缸勇,大成皆有因。

鸣条埋古迹,涑水隐烟鳞。

儒学当垂范,文章可等身。

辉煌一通鉴,回首几当珍。

此诗首联勇字不妥,用智更能在彰显其才智。

颔联用鸣条,束水俩典。对现在景观做了描述!但与首联衔接略有不稳首联大成皆有因,要延伸。否则就断片!或者在首联写现在景观,在颔联对其拓展,切入。上半部虚实结合。下半部中规中矩。

另评,如是交项法颔联,颔联景的描述需要与首联调整。勇字害意

16、惊鸿32—时光

过原上敖包

谁知荒草处,旧是祭天台。

几片经幡破,久无信士来。

盛时浑一梦,此刻只余哀。

岁月东流水,涛涛去不回。

首联下分句拓展中二!中二联对首联拓展。使人在读时不知不觉中感到遗憾,莫名的悲哀!尾联兴叹,对前六做出了总结!

17.惊鸿16-亦涵

五律?登长白山感怀

泉脉通幽涧,云峰烟霭生。

湖光浮树翠,草色映山清。

野寺闻钟磬,深林啼鸟声。

浑如临玉界,不觉已忘情。

这不是感怀,只是所见所闻。只在尾句有五个字:不觉已忘情。前七句都是写景,那么,哪来的情,你又忘了啥呢?

景语过多,不免有堆砌之嫌。常说寓情于景,但景色不用情语描述,就不觉有情。比如草色,青草,有欣欣向荣的生意,衰草,有悲愁落寞的失意,劲草,有不服输的豪情。用这样带有感情的修饰语,景色中便也含了情。

参见天净沙秋思,不看最后一句,都已经让人笑不出来了。结句也就呼之欲出了。

18.惊鸿07—蘭桂清芬

五律登黄崖关长城

晚照黄崖灿,辉煌四射时。

逶迤山岭卧,缥缈雾云驰。

坐镇雄关隘,临城戚將奇。

千年多少事,蓟北探须知。

坐镇雄关隘,临城戚將奇。

后三对仗不工。

整体来看,脉络清晰,起承转合明显。虽还不能熟练运用,却已得诗之作法。

19惊鸿—无闻

重上家山

野树参差碧,丘山沥雨新。

登高寻旧迹,斗草忆青春。

叶笛犹萦耳,苔花不识人。

茫茫云岭外,几度望迷津。

前六句,或者说前七句,可圈可点。

结句,迷津是动词。找不到方向的意思。你当成一个地点用了,功败垂成啊

20、惊鸿29-若与

过友人山庄

数亩桃林地,溪边小叶舟。

往来人共语,谈笑客同游。

尽在田园乐,每从瓜果收。

一朝离别后,明月正当头。

前言不搭后语,还得再多看多练。

拿最后一联来说,离别后,这是一个时间段,比如说,去年中秋分别的,那么从去年八月十五到现在,都是离别后,明月怎么当头呢?离别时,可以,但不能用一朝啊。

建议多读一些散文,学一下遣词造句。

21.惊鸿组长-琥珀

五律?登嘉峪关

绝塞巍巍立,云阶尚可攀。

飞檐衔日月,危堞驻河山。

千载征旗猎,三军视死还。

古今同气概,暮霭锁雄关。

强行对仗,生硬。

没有脉络,行文没有条理。

22.惊鸿23—弯月亮

五律过袁家沟

春时花色著,闲步向村行。

昔日林塘隔,而今车马横。

山泉非解渴,竹户笑相迎。

引兴闻香处,吟怀故土情。

过,看题目是路过或者拜访,看内容又不象。

山泉非解渴?这句表达不是很明确,是说喝泉水不为解渴呢,还是说,山泉不解渴呢?

前面没有铺垫,没说自己离家还是怎么样,故土就来得突兀。

引兴闻香处,也上下不挨不靠。

写诗也好,写故事散文也好,要有来龙去脉,交待清楚,然后顺流而下,水到渠成。不管说到什么事,前要有铺垫,后要有补充,这样才完整。

23.登横山

惊鸿20-漠漠轻寒

山色接天远,鳞光几道泉。

置身舒岭外,放眼化云边。

为识千峰好,须求一日闲。

钟鸣深寺渺,归径笼轻烟。

整首诗在空间结构创作中应用巧妙,首联高低,颔联近远,做到了实写一句一景的效果。但在细微处不足。如置身舒岭外,近景模糊画面,就比如这人真美,那美在何处?凝炼地方如云边鳞光俩典应用不错。字少景真。

下半部一日闲过实,不如偷闲,几日。那么千锋好,好在何处,尾联交代侧写山高。总体来说整首诗着重于山高,笔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首诗缺少新血脉注入,就切入的景美。另峰岭意同,可思考下。

个人所见如有不当多多谅解。

24.惊鸿25—冷清秋

《五律.过杭州新农村》

故梦频催客,归来满目霞。

青墙成大厦,黛瓦变泥沙。

采采禾苗壮,山山玉树华。

春风施妙手,新燕送农家。

首联今昔手法,下颔联下分句泥沙凑韵,意不通,下分句禾苗与玉树景色缺少美感!中二部分在切入满目霞略有不搭。尾联下分句一语双关春风,一指春风,二指当今社会,此句不错。下分句以景寄情。整首诗中二部分拓展不足!章法尚可。个人所见如有不当多多谅解。

25.飞鸿17-云湄

五律·春日过村边石桥

三月无闲事,寻幽小石桥。

晨阳携水软,薄雾借花消。

牵袖柳垂媚,清心莺啭娇。

何须名利往,值此老渔樵。

小石桥,有凑韵之嫌,虽石桥只是点名地点,在这里可以切诗题过,比如小字换上字。中二部分拓展石桥上所看,所听。四实写法,尾联过于虚浮,也就是中二所述很难让人寄托忘于俗尘,贫血症。具体原因晨光,薄雾垂柳,鸟啼很平常之景,不足道忘尘!最后以垂翁景结!说实话自魏晋,付玄那句

“渭滨渔钓翁”之后后人各式各样的垂翁钓翁写了年,可以尝试一下创新。

个人所见,如有不当多多谅解。

26、惊鸿22一望月

五律过水乡南浔

遥见南浔岸,华屋皆枕河。

渔家闲月少,水巷小桥多。

鸥鹭高低逐,扁舟来往过。

最爱优游地,碧柳亦婆娑。

整首诗章法流畅,中二部分切入首联很到位。一幅水乡村画图呈现于眼前。尾联部分对前六句做出总结,一句优游地囊括前六句!尾联景结!整体不错,唯不足颈联偏正对!属于宽对范畴!但不失大雅。个人所见如有不当多多谅解。

27·惊鸿19-醉墨

五律·登华山

早闻西岳险,绝道插云端。

壁峭苍松劲,峰高铁索寒。

穿崖惊胆破,拾级要心安。

自古华山路,攀登倍觉难。

注解:铁索——助人登山的铁索。

整首诗抓住华山险峻,把华山自古一条路,描述的淋漓尽致。险于何处?绝道插云端。中二拓展其绝先,险。颈联下分句心安缺少了古风遗体,但又突出了其险要。可斟酌。尾联回扣首联,下分递进其险高绝!

个人所见如有不当多多谅解。

28.惊鸿05-活色生香

五律寻医过潮白新河

悠悠春水境,灼灼众花城。

桃李铺堤软,梅棠随岸行。

临身舒肺理,入眼爽心情。

一抹嫣然色,阳光透照明。

整首诗缺乏对诗题的应用,如用切题法,整首诗缺少了对求医的交代!不如诗题更名为过潮白新河有感。首联概貌,对潮白河做个整体评价,灼灼众花城。中二部分切入拓展。颔联描景,颈联有感而发对其印象。尾联回扣首联,下分句弱了!章法流畅紧密,不足之处尾联下分句牵强!有虎头蛇尾之感。个人所见如有不当多多谅解!

微刊编辑部

主编:轻寒一剪梅

副主编:梅影横窗瘦/茶客/古拙

编委:紫玉清涵/淡了红颜/

玉笙寒/口心雨/小泥土

媒体部长:回眸一笑笑

本期排版:小泥土

九九学苑丨影过影鸿

英材汇集

致学精诚

九九学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kw/6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