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墨寶明明并非新疆和田玉,怎么大

明明并非新疆和田玉,怎么大家还都夸它又细又油?

对和田玉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它的学名叫软玉,而“和田玉”这个名词,在相关的国家规定中并不具备产地含义,这也就是说无论产自哪里,只需要您的玉石的主要成份由透闪石与阳起石构成,那么我们就可以称它为和田玉。

这一即成事实本身是有其无奈之处的,里面太多的曲折,且留待它日详叙,在此参玉只介绍一种产于国内,又颇富争议的软玉。

言及俄料、韩料、爱好者们往往多有微词,也可能是因为它们都来自番邦吧!但与之不同,偶尔有人谈到产于辽宁鞍山矿区的广义和田玉,却能听到一些溢美之辞,而这绝非仅仅是由于它生在神州境内。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理清一个问题,当地产出的岫岩玉主要成份为蛇纹石,而与之伴生的广义和田玉的主要成份与它截然不同,又由于其多为乳白到淡黄色调,所以当地人常称之为黄白老玉。

而且这种玉石不但有原生的山料产出,同时其也存在情况近似于和田子玉的衍生矿物。当地人则习惯叫它“河磨玉”或者“老河磨”。总体上这种玉石硬度偏低,结构绵软粗大,其最突出的优点在于油润感极强。

其中杰出代表就是我们俗称的“鸡油黄”,但近几年这类玉石中风头正劲的还当属“希木玉”。也就是以青灰绿色、豆绿色居多,细腻到打灯无结构的高品质岫岩软玉。

但无论如何,这一产区的软玉质地还是缺乏坚韧性,在过去多被雕刻为五谷丰登、万马奔腾等较粗大的题材,近年虽然已经敢于琢制细节丰富而精致的题材了,但稍加盘磨往往就骨断筋折,惨不忍睹。

除了物理性质的缺失以外,此类玉石的化学性质也极不稳定,这从其山料上普遍存在的钙化区域与衍生矿上生有的厚重浆皮就可以看出些端倪来。

上面我们分析了这种广义和田玉客观上存在的一些优点与劣势,但它之所以能够傲视众多旁门左道,还有赖于其历史悠久。据学者考证,先秦直至明清文献记载中的珣玗琪就应是这种玉石。

在古籍记载中一般称其产地在无闾山,这两个发音怪异的名词显然并非汉语,今天一般认为在东胡语中,其为“大山”的意思,在满语中则为“翠绿色山”之意。而在《尔雅》、《淮南子》中则认为珣玗琪为“夷玉”也就是产在东夷控制区的玉石。

当然这种软玉的历史远不止于此,经研究表明在目前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中,包括举世闻名的玉猪龙在内,其主要的原料都来自于岫岩矿区。而红山文化经流传,又曾多次出现在后世商代的墓葬之中。

这足可见该类玉石的影响深远,只是后期随着优质新疆和田玉的传入,它才逐渐式微,被排挤出了历史的舞台。当然也有人称珣玗琪应该是指阜新玛瑙,其实这种争相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事情屡见不鲜。

就连西门大官人与金莲的故乡如今也炙手可热,更何况是有载的美玉之名呢?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忽视了两个事实。其一,玛瑙古称马脑,古人早就对其有非常明确的认知,基本不会另外冠名。

其二,虽然称之为夷玉,但古人对“玉”这个字眼十分谨慎,如果只是美观而不具备玉石特性的物质,他们必然会形容其为“石之似玉者”,而根本不会将之描述为东夷地区产出的玉。

温馨提示:

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注:

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本平台传播的是正能量。更多关于玉石、字画等相关内容请您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zy/7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