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60213/4769999.html1来源
本品来源于藜科植物地肤的胞果。
2别名扫帚菜、扫帚苗、地葵、地麦、益明、落帚子、竹帚子、铁扫把子、扫帚子。
3药材性状扁球状五角形,外面包有宿存花被。表面浅棕色或灰绿色,周围有三角形膜质小翅5枚,其先端具缺刻状浅裂,下面中央有微突起的果柄痕及放射状棱线5或10条,上面中央可见未被宿存花被包被的五角状空隙。果皮灰棕色,膜质状,半透明.质脆易剥离。种子褐棕色,扁卵圆形,长约1.5毫米,边缘稍隆起,中部稍下凹,表面有网状皱纹,内有马蹄形胚,绿黄色,油质,胚乳白色。气微,味微苦。以饱满、色灰绿者为佳。
4性味与归经性寒,味甘、苦。归肾经、膀胱经
5炮制方法
1、地肤子:取原药材,除去枝梗,筛去土及杂质。
2、炒地肤子:取净地肤子,用文火炒至微黄色略深,有香气时,取出,放凉。
6功能与主治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7药用价值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1、淋证:本品苦寒降泄,能清利湿热而通淋。
2、阴痒带下,风疹,湿疹:本品能清除皮肤中之湿热与风邪而止痒。
8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服,9-15g。外用:适量。
9使用注意内无湿热,小便过多者忌服。
10相关论述①《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
②《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
③《药性论》:"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癀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
④《日华子本草》:"治客热丹肿。"
⑤《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湿热带下。"
⑥《本草原始》:"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
⑦《本草备要》:"益精强阴,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
⑧《玉楸药解》:"疗头目肿痛,狐疝阴颓,腰疼胁痛,血痢,恶疮。"
⑨《神农本草经》:“主膀胱热,利小便。”
⊙文中内容仅供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文中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沛宝
两性疑问,产品咨询欢迎拨打--
投稿或你有故事,欢迎给沛宝留言联系
戳这里,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