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5.html
每次写和田玉品鉴文章,大叔都存在一种矛盾心理:首先每个人对玉石的喜好程度有别,男女差异也很大,可是对于玉商而言总是要面对客户无差别的推荐请求,即便客户要求各异,不过大部分情况下,对玉石的好坏评鉴一般分为这么几个维度:油性,结构,脂粉,油糯,生熟(水透),细度,今天大叔就用尽量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一下其中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判断依据。
我们先聊一聊油性
和田玉本质是石头,自身是不会“冒油”的,我们所讲的“油性”其实是由内部的透闪石晶体通过复杂组合排列而形成的,在表皮的光滑程度不一的前提下,会呈现出仿佛“油脂外溢”的视觉感受,说到底原理是透闪石晶体对光的漫反射,想要达成好的油性,这块料子肯定结构上是比较细腻的,透闪石晶体颗粒也要够均匀,如此在光线射入后才能均匀散射,形成“油脂”感。
先天不足,努力来凑。玉石的“包浆”就属于后天形成的油性,包浆本质上就是人体分泌的油脂均匀涂到玉石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就像给汽车贴变色膜一样对光线天然漫反射起到了一定的改变,本质上属于“假油”,有些玄学文章提到的玉石越玩会自己越油润,不过是心理作用,为什么汗手会把玉石“玩脏”?其实就是氧化膜形成差异罢了。
说完油性再说细度
有不少朋友很容易把细度和结构搞混淆,我们业内讲的和田玉细度也是一种视觉感受,它是指用肉眼观察衡量一块玉石内部是否存在“颗粒感”,这个颗粒并不是指和田玉的透闪石颗粒,那个必须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观测到。肉眼能看到的“颗粒”其实是矿物晶体的集合体,由于和田玉不是纯的透闪石,还伴生阳起石、角闪石等一系列其他的小颗粒“杂质”矿物,不同玉石晶体团的排列自然会有差异,就会有肉眼上的区别,假如这些晶体团排列比较无序、或者部分区域杂质含量较高,从视觉上就会感觉“肉松”,一般情况下,肉质的松和紧我们都是依靠打灯来观察的,市场还自发区分出“一细”、“二细”、“特细”等等比较模糊的界定术语,不过总体而言,结构越趋向于肉眼看不到,肯定就越细,这项指标主要是对价格的评定影响比较大。
最后我们说一说结构
结构特别容易和细度混为一谈,其实结构是指和田玉的透闪石晶体排列的交织方式,我们都知道和田玉总体来说属于交叉的毛毡状交织结构,不过从解理(岩石学名词)和岩石生成的脉络来观察,不同产地的和田玉显然交织方式也是存在细微差别的,比如我们经常会把新疆、俄罗斯、青海和韩料等产地的玉石的内部结构形象的称之为“团块状”、“粥样状”、“云絮状”等等,这就是通过观察晶体的交织结构来判断产地的方法,正是因为结构难以用科学标准进行数据量化,所以现在的鉴定机构都是无法鉴定产地的。
以大叔个人的理解,细度主要是看晶体的排列均匀程度,而“肉眼结构”是看这些晶体团的分布情况,前者用以判断和田玉的市场价格,后者用以区分和田玉的不同产地,这么说大家应该就比较容易理解。
对于小白来说,掌握以上的三个指标就足以对大部分的和田玉进行评估,而譬如“水透”、“脂粉”等不上手是很难用言语描述清楚的,属于比较进阶的指标。限于篇幅,今天大叔就先说这么多,希望能对咱们新手玉友有所帮助。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