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33653.html
拾慧:
玉,石之美,属金,真金不怕火炼。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格物一:
王象三王之連,丨其貫也。徐曰:王中畫近上,王三畫均。李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王也。隸始加點,以別帝王字。帝王之王,一貫三爲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畫相均,象連貫形。俗書不知帝王字中畫近上之義,加點于旁以別之。“玉”字,“玉”字,古文写法为三横均等排列:
既象一根绳子穿着三枚玉片,又象玉的气质贯穿天地人三才。
“王”字的古文写法为中横偏上:
因为"玉"字与"王"相似,便在玉上加了一个点,以示区别。
石之美者。玉,是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半透明有光泽。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佛教雅称为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凶的灵石,在世界(尤其是东亚文明圈)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种类。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美丽的石头就是玉,包括蓝田玉、和田玉、岫岩玉、缅甸翡翠玉、南阳独山玉、蛇纹石玉、石英石玉、水晶石、鸡血石、方解石玉、青金石、玛瑙、珊瑚、冰川玉、大理石玉及其他意义上的宝石。
在五行系统中,玉归到金石之类,金石属金,应西方,所以玉在天文学上应西方,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西域有玉门关,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玉的产地在西域,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程記。言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闐界,疏爲三河,一白玉河,二綠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漲,玉隨流而至,多寡視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謂之撈玉。现代有名的和田玉,也是来自于西域的新疆。
在八卦系统中,金与玉归属于乾卦,往往金玉并称,金玉其相。金玉的气质清明,气振为声,所以乐器中最和谐的声音来自于金玉,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玉又与帛并称,中国人讲究化干戈为玉帛,细格的话,干戈属兑金,玉帛属乾金,变冲突为和平,化兑为乾,个中饱含深意。
万物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玉,独得天地的清明之气,四时的中和之气。古代描述气候有一个名词叫“玉燭”,四時和謂之玉燭(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所以,既凉而不热,又温而不寒,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国风·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既细腻刚健,又润泽清明,乾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玉的气质,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王德相近,中华文明做人的追求是内圣外王,所以自古有佩玉的传统。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自古盛赞玉的美德的说法很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溫不重,是以君子寶之。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自古有五玉的说法,指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即璜、璧、璋、珪、琮。《书·舜典》:"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白虎通·文质》:"五玉者各何施?盖以为璜以徵召,璧以聘问,璋以发兵,珪以信质,琮以起土功之事也。"《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里是六种玉石,除其中苍璧外,其余为五玉,用来祭祀五人帝及五人神,配以五方之色。
从矿物学和岩石学的概念来考证,玉有硬软之分,硬玉是辉石族矿物所组成的矿物集合体,俗称翡翠;软玉是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所组成的矿物集合体,俗称和田玉,它们的硬度均大于6(钻石为10)。中华文明中所用的所谓“真玉”,实际上就是现代所说得“软玉”,为纤维性的闪石晶体集合体,有韧于钢的连锁结构,被视为上等的雕刻材料,起初用作武器,後来用作饰品。玉的颜色富于变化,从富含铁的深绿软玉,到富含镁的奶油色变种,可能呈同质的、斑点的或条纹。所谓,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刚柔并济而富于变化的真玉,与至刚不柔而单调不变的钻石相比,显然更胜一筹,可惜现代人,在西方文明的主流价值观导向下,只知钻石不知玉,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格物二:
玉,石中之美者。君子,人中之美者。君子温润如玉,是为互相印证的美好形容。玉,质为矿石,但似有水的润,并非生命体,却形容为温,且玉石贯穿整个中华历史,从文化,装饰,用具,方方面面,玉石成为了中华民族玉文化的载体.《本草纲目》中提到,玉又有除中热,解烦懑,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诸多功效。试想,天地精华集中之器,不论君子,玉,梅、兰、竹、菊,必正气纯然,内外兼修。若,日损杂心,日益其学,是否也能将自己打造成这样的器?
格物三:
看过盗墓笔记之类的小说,往往有死人口含玉器的桥段。这种说法有根据,《抱朴子》说:“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玉能不朽,古人认为玉有诸德,这种德不是一般说的伦理道德的德,而是天道地德的德。玉得此德而不朽,玉得此德而通灵,《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着一块玉石。《红楼梦》开头就说,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吸取日月精华,通了人性。德通得,可以说,玉得日月精华而不朽。
不朽,用另外一句话来说,就是长生不老,中国人喜欢佩玉,一是表达了追求,心底里都有长生不老的梦想,墓葬文化特别发达;二是蕴含了长生的方法,修身如玉,得天地之精华,精神天长地久。
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追求生生不息,而不是走向寂灭。不过,人形神兼备,长生不老肯定不是肉体的不朽,如果这样的话,木乃伊早就长生不老了,独与天地相往来,精神逍遥,这是真正的长生不老。
得日月之精华,含天地之菁英的过程在《大学》叫做诚意正心,天地有正气,正气就是天地之精华,人得正气如玉得精华。如玉这样的存在,已经非常难以用五行来解释,在八卦为乾卦,这种归类已经表明玉石不同凡响的存在。温润如玉,石头不硬,这种文化也是一种中庸之道。钻石太硬,西方人喜欢,他们的文化,争端与征服,征服不了才谈合作。结婚送钻石在中国人看来,寓意不好,结完婚准备争端,男男女女准备吵架、打架和征服吧。玉的话,则有金玉良缘和家和万事兴的寓意。
有一次,夫子占卦,得贲卦,山下有火叫山火贲,贲是装饰的意思,夫子闷闷不乐。闷闷不乐的原因,山火贲卦不够纯正,夫子追求的是本质就非常好,不用怎么装饰,说了两个比喻:“丹漆不文,白玉不雕”。玉的一个品质,不用雕琢就非常宝贵,本色天然,君子如玉,也有质朴不事雕饰的本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