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为啥叫ldquo软玉rdqu

戳上方蓝字“天下佛珠”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好文不错过!

其实软玉是一种称谓,并不代表玉石就软。一般来说,玉石主要被分为硬玉和软玉,硬玉就是翡翠,产地在缅甸,在中国十分流行。软玉是和田玉为代表的所有玉石,和田玉与翡翠的硬度和密度相差无几。为什么和田玉被称为软玉?

有人说翡翠之所以叫硬玉因为硬,和田玉叫软玉因为软,这种理论典型的属于百度系理论,教科书上虽然给出的翡翠的莫氏硬度在6.5-7之间,和田玉的莫氏硬度在6-6.5,但是在实际的硬度测试中,和田玉硬度在7的比比皆是,而研磨硬度和田玉要比翡翠高一个点(这里的和田玉特指新疆和田玉),所以硬玉和软玉的区别在名称上只是化学成分不同而已,并不是绝对的谁硬谁软。

和田玉在矿业属性上属于阳起石系列里的角闪石足透闪石,化学名称叫做钙镁硅酸盐,主要以毛毡状交织结构纹理存在,是距今七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物,成矿带一般在雪线以上的-米之间,其实新疆和田玉是多矿样的集合,除了透闪石以外,阳起石,蛇纹石,硅灰石等都有存在,不同的矿区成分含量不同,说到这就会有人问了,既然产区不同,成分不同,那么和田玉的产地不是很好鉴定了吗?事实如此,如今人类都能登月了,火星都能探测了,一个破和田玉的产地还鉴定不了吗?显而易见,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啊,很多新疆鉴定机构都出过产地证书,这是很多新手都没听过的概念吧,但是现在为什么不出了呢?

和田玉为什么成了不具产地意义的广泛名字了呢?甚至还有各种“机构学者,甚至某些奸商平台”打着国家的名义封杀新疆鉴定产地这种行为,说什么新疆没有资格做分类鉴定,做出来产地证明也没什么可信度之类的流言,好吧,新疆和田玉也成为某些人利益的蛋糕,索性也不做了,爱谁谁去吧。

和田玉的成因是距今2.5亿—3亿年,中酸性岩浆侵入镁质大理岩和白云大理岩的接触交代形成的产物。第四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距今约4千万年),昆仑山隆起,成矿带被抬升至海拔—米的雪线高度。和田玉分为山料、山流水、籽料。山料主要产区有新疆、青海、俄罗斯。因其物理化学性质同和田玉一样,因此国标检验统称为和田玉。

人们通常说的软玉和硬玉,并不是它们的硬度不同,而是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不同。软玉的化学式为Ca2Mg5[Si4O11]2(OH)Z。硬玉的化学式为NaAl[Si2O6]。二者摩氏硬度都为6—7。

和田玉在矿物学上属角闪石族透闪石—阳起石系列,化学分子式为Ca2Mg5[Si4O11]2(OH)Z钙镁硅酸盐,摩氏硬度为6—6.9,比重为2.9,矿物形态主要以毛毡状结构排列。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yc/4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