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沈阳的市民王女士看爸妈退休在家没事干,寻思着报个旅游团让老俩口出去散散心,但是又担心老俩口被忽悠,还特意选了一个口碑相对好一些的旅行团,并且再三叮嘱爸妈别在景点买东西,可没想到这老俩口最终还是被忽悠了。
本来老两口玩的挺开心,就是买的当地珠宝被坑了,一问才知道,是在旅行社安排的购物店,花了2.2万元购买了两枚所谓的“猫眼”戒指。可事实上,此“猫眼”非彼猫眼,实际价值与所购价格相差甚远。笔者今天就带大家认真了解一下猫眼石。
从商品说明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两枚戒指的商品名称均为台湾猫眼玉,商品属性是阳起石猫眼(和田玉),而鉴定结果是天然软玉。据悉,类似的猫眼戒指,只需五百元左右。既然说到猫眼石,
什么是猫眼石?首先和大家说一下“猫眼石”的概念,猫眼石(Catseye),即“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又称“猫儿眼”、“猫睛”、“猫精”、东方猫眼,是珠宝中稀有而名贵的品种变石猫眼也称亚历山大猫眼石,即有变色又有猫眼现象。
也就是说只有具备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才能够被直接称为猫眼石,而其他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必须带上前缀,叫作“XX猫眼”。行业内通常用以下三方面来作为猫眼石好坏的评判标准:
一、眼线猫眼石鉴别,首先看眼线。天然猫眼石的眼线平直而均匀,连续而不断线,清晰而不浑浊,明亮而不灰暗,整体看上去浑然天成。而人工的仿制的猫眼石通常眼线和猫眼效应都会显得过于完美,有些不够自然。
二、内部结构猫眼石鉴别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观察内部结构。就亮带而言,天然的猫眼石仅有一条亮带,而人工猫眼石在弧形的顶端会同时出现2至3条亮带,十分易于辨别。另外,对于通过融化玻璃纤维仿造得来的人工猫眼石来说,用放大镜观察猫眼石的两侧,可以见到其中有六边形的蜂窝状结构,这也是一种猫眼石鉴别方法。
三、光照使用单侧光源照射猫眼石的一边,猫眼石两侧的颜色会有所不同,而当光源照射猫眼石的另一边时,猫眼石两侧呈现的颜色正好相反。
金绿猫眼是珍贵宝石,由于我国人对其了解不够,这就为一些奸商提供了发财的契机,于是自然界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和人工玻璃纤维仿制的“李鬼”就开始现身市场、鱼目混珠了。所以,市场上经常冒充猫眼石的宝石有哪些?
石英猫眼石英猫眼呈半透明,颜色有浅褐黄色、浅褐绿色。肉眼鉴定时,与猫眼石的主要区别在于:光带较宽,有时在一个弧面上可见两条以上的光带,光带的移动比较呆滞。内部的纤维状包裹体较粗大;亲水性强,在弧面上滴一滴水,很快就能均匀地散开。
软玉猫眼软玉猫眼为具有猫眼效应的角闪石质软玉,呈淡褐黄色、淡褐绿色,不透明,弱玻璃光泽。光带较宽,移动不灵活,比较容易与猫眼石区别。
玻璃猫眼褐黄色玻璃猫眼在外观上,与猫眼石有些相似。褐黄色玻璃猫眼在一个弧面上可见两条以上的光带;用10倍放大镜观察两侧,可见蜂窝状结构;亲水性强,在弧面上滴一滴水,很快就比较均匀地散开;手摸有温感。
结语笔者在此要提醒大家,不要随意在旅游景点买贵重饰品,例如翡翠、彩色宝石等。如果真的很喜欢,首先要鉴别清楚再购买,千万不要着急,听信导购的推销,糊里糊涂买了假货。破坏了旅游的好心情!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