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齐烟九点你知道几个到过几处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久居济南和外地来济南游玩的人,不去千佛山的恐怕不多;到千佛山的,不经过西部半山腰齐烟九点坊的,也不多;凡经过牌坊的人,大概都会读一下“齐烟九点”、“仰观俯察”8个大字。唐朝诗人李贺《梦天》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烟九点”即由此诗句演化而来。诗中“齐州”本指中国,清代人因济南古称齐州,便借用该诗句描绘济南的山景。“九点”所指,古今不同。清朝郝植恭在《游匡山记》中曰:“自鹊华而外,如历山、鲍山、崛山、粟山、药山、标山、匡山之属,蜿蜒起伏,如儿孙环列,所谓‘齐州九点烟’也”。“九”并非确数,泛指山多。今一般是指自千佛山“齐烟九点”坊处北望所见到的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九座孤立的山头。一点、二点:标山/凤凰山位于济南城区北部。两山相临,东为“凤凰”,西为“标”。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标山记》中曰:“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山上之石,层叠如铺,路径平整易登。山巅平阔,明万历年间曾建关帝庙。清乾隆五十五年(年)建钟鼓二楼。如今,山下“云庄”早已湮没,山上关帝庙也已坍塌,仅存钟鼓二楼。三点:北马鞍山位于城区北部,在药山之南,形似马鞍,故名。因城南亦有马鞍山,故又名北马鞍山。因山巅两个山头呈圆形,连在一起,一大一小,又名“日月轮”山。四点:匡山在济南城区西北。因山形似筐,故名。后因“筐”字不雅,遂改为“匡”。五点:粟山在城郊西北,较小,喻为“粟”。六点:药山在城区北部,东南距动物园约2公里。又名卢山、齐山、云山、阳起山。昔日,山下洞中产“阳起石”,可入药,故名“药山”。七点:鹊山在黄河北岸,与泺口码头斜相对。相传昔日每年七八月间,乌鹊飞翔,布满山巅;又相传先秦名医扁鹊曾在这里炼丹,死后葬此,故名“鹊山”。八点:卧牛山又名九里山,在城郊东北部,形似卧牛。九点:华山在济南市郊东北部,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为历史名山。华山之所以著名,还因为它是春秋时代的古战场,齐晋“鞍之战”即发生于此。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zy/11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