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碧玉
加拿大碧玉矿床主要分布在科迪勒拉山脉,其中最为著名的矿床均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ProvinceofBritishColumbia)境内。软玉矿体成脉状、透镜状产于安山岩与蛇纹岩接触带内的叶片状透闪石、绿泥石岩层中或赋存于蛇纹岩的内断层剪切带透闪石岩体中,呈纯净的绿色、翠绿色。几乎常与晚古生代蛇纹岩相伴生,属于气成热液矿床,与超基性岩的蚀变交代有关,属岩浆期后气液活动交代过程中以交代为主导作用形成的。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还有透辉石、斜黝帘石、绿帘石、铬尖晶石、磁铁矿、黄铁矿、金云母、滑石。
俄罗斯软玉
俄罗斯软玉大多来自于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所属的达克西姆和巴格达林地区,邻近贝加尔湖,
该区软玉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团块状等产出于酸性岩浆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中,其中以透镜状为主,透镜体大小不一。从其断面上观察,可见明显的分带现象:从边缘到中心,软玉颜色依次渐变为褐色、棕黄色、黄色、青色、青白色、白色;矿物粒度由粗逐渐变细;透镜体中央常有较高品质的白玉产出,不仅色白,质地也非常细腻。
根据公式:Mg2+/(Mg2++Fe2+)≥0.90(离子符号代表原子个数)的为透闪石;0.50≤Mg2+/(Mg2++Fe2+)0.90的为阳起石。可以看出白玉、青玉、黄玉、糖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碧玉中的透闪石为阳起石。杂质矿物组分所占比例很小,一般在5%左右。主要有:
(1)石英 软玉中SiO2的含量较高,呈脉状穿插,偶见他形粒状;(2)白云石 由于交代不完全而呈现不规则的交代残余,粒度细小;(3)磷灰石 在软玉中磷灰石较为常见,粒度一般为0.05~0.10mm,其自形程度较好,有的镜下可见典型的六方横切面形态;(4)帘石类矿物 在碧玉和青玉品种中,可见绿帘石和斜黝帘石,呈半自形柱状,粒度在0.1mm左右;(5)磁铁矿 镜下呈黑色自形或半自形粒状,不十分常见;(6)黏土矿物 滑石、伊利石等蚀变产物常附生于透闪石矿物颗粒的表面或间隙。台湾软玉
台湾软玉一般分为普通软玉、软玉猫眼和蜡光软玉三种,其中软玉猫眼按颜色不同又可细分为黄绿、墨绿、淡黄等品种。台湾软玉的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一阳起石为主,含少量铬铁矿、磁铁矿、含铬钙铝榴石等次要矿物。交织毛毡状变晶结构为主。
台湾软玉主要产于台湾东部花莲县丰田地区,也有人称为“丰田玉”。矿区出露岩石为一套中.浅变质岩,主要有二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石英片岩、透闪石石英片岩、绿泥石片岩及蛇纹岩。软玉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蛇纹岩上、下盘,部分呈透镜状赋存在蛇纹岩中。围岩多滑石化及透闪石化,而质优的软玉矿体一般产在断层与蛇纹岩交界处。
质优的软玉与透闪石化关系密切,而滑石化强烈的地段一般无优质的软玉产出含矿岩体共计九层,厚度不等,一般在1-50m,呈NW一SE向展布,并受NE一SW及NW一SE数条断裂构造所控制,属热液交代变质成因.
岫岩软玉
岫岩老玉产于岫岩细玉沟,属于透闪石岩类玉石,由于发现早于北瓦沟产出的岫玉(蛇纹岩类玉石),故称“老玉”。细玉沟下游河谷砾石层中沉积的岫岩老玉砾石,称为河磨玉,两者同源,玉质完全一致。
岫岩老玉及河磨玉属于通常分类中的黄玉类,同时有糖玉相伴产出,黄玉多为黄绿色,少量呈黄色,颜色较均一,为含片状小斑晶的隐晶结构,质地细腻,主要由Mg/(Mg+Fe)=0.99~0.94的透闪石组成,并含有少量的滑石、方解石和白云石。与和田白玉的区别是透闪石晶片粗大,含方解石较多,温润光洁度及透明度次于和田白玉。
新西兰软玉
米尔福德峡湾,库克山。蛇纹岩与阿尔卑斯片岩接触反应,其形成经过两个阶段,首先是镁橄榄石的超基性岩与中、低温热液交代作用形成蛇纹岩,然后是蛇纹岩再与围岩(大理岩或白云岩)接触交代蚀变成软玉,矿体一般产于超基性岩体的基性火山岩俘虏体中所贯入的蛇纹岩体内,或蛇纹岩与俘虏体的接触带上。富含Cr、Co、Ni。主要形成阳起石,铁含量高。
青海软玉
青海省格尔木玉玉石矿产于白云质大理岩与闪长岩接触带的碳酸盐岩一侧次级裂隙内。两者为断层接触,其成因是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是以透闪石为主、含少量阳起石及微量磁铁矿组成,玉石类型为白玉、青白玉和青玉,根据玉石成分和特征,格尔木玉与新疆和田玉为同类型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