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出炉全长965公里的ldqu

北京酒渣鼻哪里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10310/8733703.html

各位亲: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中关村大街多节点改造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多节点项目”)实施方案,列入北京市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试点重点推进。

▲中关村大街鸟瞰图

以“白颐路”为起点,这条大街随时代变迁,转变着自己的“角色”。未来,中关村大街将逐步改造升级,推动交通、景观、空间等功能要素与科技创新高度耦合,成长为集人本、绿色、文化、智慧为一体的科技感“城市客厅”,打造科技创新轴线。

中关村大街将如何“蜕变”?

刚刚获批的多节点项目

又将点亮哪些节点?

一起来看~

“大街”前世今生01前世

中关村大街原称白颐路,因东南起白石桥,西北至颐和园而得名,在清代乾隆年间,它是尊贵的皇家御道。

02今生

如今,全长9.65公里的中关村大街是全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这条街见证了电子科技的发展繁荣,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关村大街暴露出越来越多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城市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短板”↓

03未来

生命力强劲的中关村大街一直在成长。小编了解到,此次改造区别以往街区常规改造方式,突破环境整治的局限,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区空间管控”转变,打破用地红线划分,把包括市政道路、市政绿化、建筑退界在内的整体空间进行统筹规划设计。

通过“重构生态基础、重归行人优先、重焕街区活力、重塑文化特征”的改造策略,建设成为科技创新高地的“城市会客厅”。此次改造提升已被列为深化落实“两新两高”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的重点工作。

“蜕变”进行时▲项目位置示意图

多节点项目位于中关村大街西侧,北起民族大学小东门,南至万寿寺路,西临神舟大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扬大厦、民族大学的边界围墙,东临中关村大街。

项目开展之初,设计单位即对周边居民、学生、办公人群展开了调研,对沿线单位进行了走访、问谈、座谈等;也委托中央民族大学校方,以手机APP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名在校师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附近市民对于改造的期待主要集中在——

增加公共活动空间、休闲等候空间,提升街道空间使用率与绿化的品质;

增加人性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如健身设施、休息设施等;

优化交通组织,规范单车停放;

适当体现民族特色。

为此,项目重点将聚焦打造“城市客厅”,对休闲、健身、绿化等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融合中央民族大学校园文化历史、古代车厢渠流元素水景和现代疏林草地空间,科学配置资源要素,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游憩场所,增加休闲交流空间。

此次项目将打造多个空间节点

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

其中的几个吧

民族文化长廊

通过梳理现状绿地与人行道之间的高差与植被,采用跌级的方式种植,注重草类与开花类地被混合,营造视线通透的带状绿地、林荫走廊。由于这一节点毗邻中央民族大学,设计中还将融合民族图腾元素,展示各民族历史文化。

文教海纳

五十年代初,自北京市城市规划之始,西北郊就被确定为高等教育区,“八大学院”集中于学院路一带,中关村被中国科学院定为科研基地。项目拟设置文化展板,展示中关村大街沿线高校沿革信息。

车厢渠遗址

呼应车厢渠遗址文化,将附近无法下沉和挪移的市政管井改造为休息平台,营造休闲小广场。

除了这些节点

未来,我们还将遇见

更多小惊喜

中关村大街既承载了几代市民的情感记忆,见证了中关村的创新发展,又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周边市民的生活体验。

此多节点项目将于年6月开工。此前获批的中关村大街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工程目前也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年底投用。

随着一个个公共空间改造项目

逐渐落地

中关村大街整洁有序、品质活力的

未来也愈发清晰

■说明:本文由海淀这些事儿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部分信息来源自:发展北京

●征地公示出炉!涉及海淀这些地方!将建设15亿的安置房项目!

●提醒!海淀此项目已终止,请及时退押金!

●精确到楼号!海淀16个小区96栋楼即将开工改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yt/9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