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雀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304/8714638.html
说起女性痛经
大家仿佛都默认
“女人都有这个情况,有啥可矫情的”
但是实际上呢?
痛经的惨不仅仅在于肚子痛
还有······
菊花残
大姨妈来的时候拉肚子
这种体验相信很多女孩子都有过
但是有的人是一直拉一直拉一直拉
由此可见,痛经的背后,根本不是肚子疼喝点热水就能解决的问题!
年轻女孩多以为痛经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忍忍就过去了。其实痛经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妇科疾病,千万不能“一忍再忍”。
痛经也是一种病
女性一生,从青春期月经初潮,到更年期绝经,大约有次月经周期。
月经前后或行经期中,感到小腹轻微胀痛,腰部酸楚,这是行经时子宫气血充盈,内膜脱落的生理现象,不属于痛经的范畴。
倘若月经来临之际,或月经期间,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甚至剧痛昏厥,或兼呕吐、腹泻,则称之为“痛经”病。
长期痛经容易影响生育
小梅是一个普通上班族,平时工作精神饱满,可每个月来大姨妈的第一天,总是会痛经到无法下床。
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
感觉身边女生都会痛经啊!
每次来姨妈的时候,小梅都会觉得腰酸、小腹疼痛难忍,手脚冰凉,甚至会痛到呕吐。
从小到大因为痛经请假无数次,来姨妈成了小梅的噩梦,每次都只能靠止痛药救命。然而止痛药越吃越多,痛感的缓解越来越差。近段时间,往往姨妈结束后还淋漓不止。
直到最近开始备孕,医院做了全面的妇科检查。医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建议切除子宫。
每月的经期疼痛,实际上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而痛经,很大原因是宫寒引起的!
百病起于寒,宫寒还会导致女性气色不佳、脸上长斑,情绪易爆易怒,还可能引发50%以上的妇科病,严重的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中医如何看待痛经
西医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中医认为,痛经多是由于经血不能畅通地从胞宫排出,因而“不通则痛”。
不通则痛多分为下列两种情况:
1
气滞血瘀
症状:经前会觉得小腹、乳房胀痛,月经量少,血块较多,血块排出后痛经感减轻,常伴有心烦易怒急躁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或弦滑。
治疗: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2
寒凝血瘀
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冰冷,热敷后疼痛感减轻,或经期延后,月经量少,怕冷身痛,手脚冰冷,面色发白,舌黯苔白润或腻,脉沉紧。
治疗: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比如红糖姜汤,对寒性痛经就非常有效。红糖和生姜都能散寒、散淤,二药合用可以温经活血。
对痛经女性的建议
很多人会觉得吃止痛药方便,但是止痛片往往治标不治本!通过内服中药来慢慢调理身体,改善痛经状况,才能从源头解决痛经问题。
一般在经期前一周就进行内服中药,首次服药后会减轻痛经程度,根据个人体质连续几次治疗后,不再痛经。
经期可对腹部进行热敷,多喝热水进行症状的缓解,在月经期间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的劳累,月经前期和月经期忌食生冷的食物,避免接触冷水。
医案分享
01
长期痛经
患者情况:
文女士,23岁。痛经5年,有时程度甚为剧烈,不仅腹部坠胀绞痛,且伴有腰酸软,困顿神疲,此次正值经期首日来诊。
诊断:
素体畏寒,手足冰凉,懒动懒言,纳谷不馨。
舌质暗淡,有齿痕、瘀点,苔薄白水滑,脉沉细而紧。
诊为痛经,乃脾肾虚寒,气滞血瘀之证。
予四逆汤、当归芍药散、失笑散合方加减,7剂。
1周后患者复诊,诉服药当日痛经程度即有明显减轻。随证加减,前方参用保元汤、金匮肾气丸等,治疗1月后,转用丸药1料善后。
时隔半年,再来调理,诉数月以来,痛经已全然未作。
02
月经淋漓不止
患者情况:
马女士,31岁。半年来每次行经量多,且迁延可逾10天,医院服用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片)建立人工周期未效。此次月经来潮逾3周仍未净,经友人推荐来诊。
诊断:
经血暗黑有块,腰酸无力,倦怠思睡。怕风虚汗,尺肤不温。舌质淡暗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微腻,脉沉细微弱。
诊为崩漏,乃脾肾虚寒,气不摄血之证。予龟鹿二仙丹、傅青主治血崩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合方加减,7剂。
1周后患者复诊,精神转振,诉服药3天即漏下全止。转方龟鹿二仙丹、金匮肾气丸、当归补血汤加减。
每周一复诊,期间随证调方,参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大补元煎等方,3月之间,患者经量、经期均复正常。暂停治疗,嘱善加将养,隔数月再作调理。
颜小保
无锡本地中医世家出身,从事中医工作30多年,察色诊脉即知百病,融金方、验方、秘方于一炉。擅治内、外、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中医妇科:
月经不调、多囊症、囊肿、肌瘤、不孕、更年期综合征;
文末扫码可预约挂号
门诊时间:
每周四全天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速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