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大讲堂翡翠收藏与鉴赏之翡翠的特性以

上一章我们了解了翡翠名称的由来以及相关传说,但这些只是表达了人们对翡翠的推崇与热爱。那么这一章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为大家讲解翡翠的特性及形成原因。

一、翡翠的特性

1、矿物成分

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2、化学成分

硬玉的矿物成分主要为钠和铝的硅酸盐,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

3、晶系

其主要矿物成分硬玉为单斜晶系。

4、结晶习惯

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其原生矿床为块状体,俗称山料;其次生矿床包括两种,一是经短途搬运而形成的堆积物,这种翡翠通常是巨粒砾,俗称山流水;另一种是经长途搬运而在河床上堆积形成的卵石,俗称籽料。

5、结构

经薄片鉴定,硬玉的结构有:粒状纤维交织结构,表现为组成玉石的矿物颗粒较粗,边界平直,没有遭受明显的动力变质和蚀变作用;纤维交织结构,表现为矿物颗粒通常亚颗粒化,为普遍发生晶界活动、波状消光和动态重结晶等现象;交织结构,是长柱状和纤维状的角闪石、阳起石、透闪石等交代硬玉而形成的纤维粒状变晶结构类型。

6、颜色

典型的有绿、红、蓝、紫、白、黄、青、黑色。

7、透明度

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8、光泽

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9、硬度

6.5-7,略有方向性差异。

10、韧性

很强,在玉石中仅次于软玉,因而不易破损。

11、解理

由于是矿物集合体,整体不见解理面。但作为硬玉矿物,其具有两组比较发育的解理面。光从这些解理面上放射可形成片状的丝绢状的闪光效应,内行人俗称“翠性”。

12、折射率

硬玉矿物为1.65-1.67,一般仅在折射仪的1.66附近见到一个模糊的阴影边界。

13、发光性

在长波紫外光下,翡翠的荧光一般为无色到极弱白色,少数可见绿色或黄色荧光。在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

二、翡翠的形成原因

翡翠原石从石化玉,到玉生色,再到玉成皮这样一个过程经历了六千多万年的演变。

第一阶段:石化玉

由于区域变质的作用,也就是在区域性温度降低和压力增高的影响下,固体岩石受到改造演变成硬玉岩,即玉石。但这只是玉石最初的阶段,它没有一点颜色。

第二阶段:玉生色

由于地壳运动,硬玉岩在巨大的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了强烈的动力变质作用。伴随着频繁的热浆活动,加快了硬玉岩重结晶行为,角闪石在变质过程中溢出的铭离子,渗入到硬玉中,玉才有了颜色。这种动力变质作用也能使原晶体结构变得更加坚硬,致密,通透。

因为晶体矿物结构不同,好点的硬玉坚硬,密实,缝隙小,溶液渗不进,扩散难,只能形成局部的色花,飘花。

第三阶段:玉成皮

在后期的表生地质作用阶段里,翡翠玉石又经历了搬运、沉积、埋藏的过程,表层经过长久的风化就形成了皮壳和雾层。

埋藏处于的深度不一样,皮壳颜色形状表现也不一样的。一般红、黄、白色的皮壳都是浅埋作用下形成的;黑乌沙皮的皮壳一般都是在深埋作用下形成的。颜色加深形成了以灰黑色,黑色为主调的黑皮壳一般这种皮壳的翡翠玉石质量比较好。

这一章可以说干货满满,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了解。下一章我们来讲讲翡翠产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yt/10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