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文化兼收并蓄,反

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下游的一个强盛诸侯国,为“春秋五霸”之一。吴自商末周初立国,春秋、战国之际亡于越,历经多年。吴地人民以兼收并蓄的精神,创造了博大精深、风格别具的吴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独树一帜的重要区域文化。学者萧梦龙在玉委会会刊中发表的《试论春秋吴国玉器》一文,为我们归纳了这样几种吴国玉器。

玉虎形饰件春秋长7.4厘米宽2.2厘米玉龙首璜春秋长9.8厘米端宽1.9厘米

吴国青铜冶铸业以兵器制造为标志,名扬列国;对高温陶瓷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烧制,亦达相当高的水平,为汉代我国南方早期青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吴国玉雕业也不逊色,吴式玉器种类多、纹饰美、雕琢精、品位高,有不少杰出的稀世珍品,制作工艺巧夺天工,精美绝伦,令鉴赏者叹为观止。笔者应邀撰写拙文,就教方家。

玉龙纹璧春秋长6厘米径4.8厘米

对于吴玉品类和工艺,据吴国玉器的考古发现和发表资料,目前主要有江苏六合程桥1、2号吴墓出土长方形玉饰和玉具剑格、首,江阴周庄大松墩出土一批装饰品。苏州吴县通安乡严山出土的一处吴王室玉器窖藏,是解放后吴国玉器的一次重要发现,共件,包括玉器、彩石器和料器,玉器品类主要是装饰件。

玉鸟纹饰件春秋长6.3厘米宽3.6厘米

在苏州浒墅关还有一次重要玉器发现,就是真山大墓出土的一批葬玉,该墓发掘者认定为吴王墓。这里所要说明的两点是,上述玉器资料无论出自墓葬还是窖藏,都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玉雕件的种类和配置组合肯定不完全,恐不足代表吴国玉器全貌;同时在年代上皆春秋晚期。但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这些材料也能够使我们窥视到吴国制玉基本概况。

玉蟠龙纹饰件春秋径6.6厘米厚0.3厘

春秋时期,玉器广泛用于祭祀、朝聘、会盟、宴享、馈赠、佩挂、陈设、殓葬等各个方面,其品类从使用功能上可分为礼仪器、装饰器、实用器、丧葬器等。

左:玉蟠虺纹玦春秋径5.9厘米孔径1.5厘米厚0.1厘米右:玉螭纹玦春秋径4.6厘米孔径1厘米厚0.3厘米

礼仪器,即常说的礼玉,包括玉璧、玉琮、玉圭、玉钺、玉戚、玉戈、玉册等。这类玉器在吴地所见甚少,以严山吴王室玉器窖藏为例证。该窖出土了璧、琮、斧等玉器,皆透闪石、阳起石系列软玉制成。有6件大型玉璧(即报告所称礼器I式璧),小圆孔对钻,与吴县草鞋山、武进寺墩等良诸文化墓葬中所出璧相同。特别是一件被剖开的九节玉琮残件,显然已作为玉料使用。

1.玉璧2.玉斧3.剖割开的九节残玉琮

这些礼器是属史前良诸文化遗物无疑,但被先人奉为礼天地的神圣之物壁、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到春秋吴人时代,已不再具有“礼玉”的意义了。窖藏中的其他小型玉壁都为佩带系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yt/10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