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民国的第一次ldquo公务员

一年一度的江西省公务员考试

已进入公示阶段

现今的公务员招考方式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民国时期的第一次高等考试,

也就是当时的文官选拔考试

是怎样的。

据档案资料记载,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考试院

曾大张旗鼓地举行过多次高等考试,

其中正规的有五届,

分别是年,年,年,

年及年。

前四届地点都在南京,

第五届在重庆。

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举行了轰动一时的第一届高等考试,其筹备日期之久,动员人数之广,远远超过了清末"洋进士考试"与北洋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当时的考试院院址在南京鸡鸣寺附近,是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利用明代武庙故址扩建而成(今南京市政府)。

考试的主要对象是大学毕业生。考前两个月考生先要报名,应考申请书不仅要填本人简历、报考种类等项目,还要填写祖先三代的姓名,并出具毕业证件和服务证明。资格审查合格者,发给应考资格证明书及合格通知书。考试分三次进行。一是甄录试,二是正试,三是口试。一、二两试为笔试,第三试为面试。第一试合格,才能参加第二试,第二试合格再参加第三试。分次淘汰到第三试时,人数由原来数千人剩下几百人。应考人员早晨八时入场。每一试场都有人举引路牌,考生鱼贯进场,监试人员仔细察看有无夹带。考场防范也很严,监试委员高坐台上,每一考场有四个监考,在场中往来巡视。

《高等考试应考资格证明书》(来源网络)

这次高考由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亲任主考官兼典试(主持)委员长,请了30多位名流学者及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为典试委员会委员(主持)和襄试委员会委员(协助)及监试委员会委员。委员的名单事先绝对保密,在接到国民政府的聘书后,各位委员立即集中举行宣誓就职典礼,由国民政府主席授予梅花章和黄缎绶,以示对考官的礼遇与尊敬,然后致训词,勉以秉公取才,为国求贤。最后由院长欢送到“宁远楼”(考试院内办公大楼),亲自将楼门加锁,并以红纸封条加封,此为“入闱”。

举行封门典礼,襄试处主任邵元冲亲自加封后,与监察诸委员合影。(吉州区档案馆藏)

入闱后后委员们的饮食起居都在宁远楼内,不得与外界有任何来往,不能同家人通任何音讯。此举是为防止考官作弊,泄露试题,并保证委员们专心进行命题、阅卷、评分等工作。这种禁闭式的生活,至少要等到两个月后正式发榜时,委员们才得以出闱,参加发榜仪式。

每场考试结束后,试卷封送交典试委员长分给典试委员评阅,阅卷、计分是考试重要环节。阅卷前先议好评分标准,先由襄试委员用蓝笔初阅,再由主持此科目的典试委员用红笔复阅计分。主考官最后定分用朱笔。试卷评阅结束核算计分。每一试卷要经过三个委员评阅打分,再将三个委员以拟定的分数加以平均,即为该卷应得的分数。口试主观性大一些,主考人往往凭个人好恶而定分。经过这些程序,到录取发榜阶段,考试便告结束。

更多新闻

他以笔为枪,为正义呐喊一生…

你打过这个牌子的酱油吗?

珍贵!最早刊登南昌起义消息的两份报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yj/7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