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宝玉石资源概况

今天给大家梳理介绍一下安徽省的宝玉石资源的情况

大别山玉

大别山玉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成分为玉髓,含量大于99%,结构为隐晶质,摩氏硬度为7,可作为高档玉饰品加工原料。主要分布于安徽省霍山县、金寨县等地区,在湖北亦有产出,地质上位于大别山东段北部、磨子潭—晓天断裂以南的狭长地带。

大别山玉的颜色丰富多彩,原生未氧化者(俗称山料)为白色-黄白色、无色、黑色—墨绿色—微绿色,氧化带或河流中的玉石(俗称籽料)多红色—黄色,少量灰色-灰绿色。原生玉石色彩多较均匀,内外区别一般不大;氧化带玉石(籽料)颜色具有很强的不均匀性,常由丝状、条带状、圈层状、斑杂状等,切开玉石,往往见红色、黄色从外向内浸润的特征。

此外大别山玉安徽省地方标准已编写完成实施

马鞍山铜陵等地绿松石

马鞍山绿松石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属一种与陆相火山作用密切相关的“玢岩”型铁矿床的伴生产物。

主要分布在凹山、大王山、笔架山、丁山一带由含铜热液交代铁矿脉中的柱状磷灰石而成,质地纯净,色彩丰富,有从蓝色到海蓝、天蓝、淡蓝、蓝绿、翠绿、黄绿,应有尽有。其质地纯净,色彩多样,手感滑腻温润。部分矿脉已发现为岩浆内层型,达到一级品波斯级。它独一无二的柱态形状和蛇形波状大脉更是令宝石界人士惊叹

马鞍山绿松石柱松

马鞍山绿松石发现较晚,其开发利用始于上世纪中叶,资源保有量非常可观。笔架山以北至江苏境内,尚有不少地段地质条件与现有绿松石矿区相似,并已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矿点,成矿潜力巨大,是继湖北之后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绿松石矿区。

图为安徽地质博物馆中的马鞍山绿松石

安徽出产的绿松石常被称为"假象绿松石",因为“在国内外已发现的绿松石矿中,目前仅发现我国安徽马鞍山大王山出产的绿松石具磷灰石假象。具磷灰石假象的绿松石(假象绿松石),其单体多保留了原磷灰石六方柱的晶形特征,是一种较罕见的绿松石品种。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分别对各个产地绿松石的宝石学及谱学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安徽铜陵出产的绿松石未做研究,相关资料也极少报道。尽管铜陵绿松石产量较低、粒度相对较小,但凭借其湛蓝鲜艳的颜色、坚硬纯净的质地,深受绿松石行业的青睐,其中最为玩家钟情的铜陵绿松石品种为豆粒状的“铜陵小籽”。

池州地区蓝铜矿孔雀石

我省池州六冯山出产共生的蓝铜矿与孔雀石,六峰山矿床出产的绝大多数矿物标本都是蓝铜矿与孔雀石共生组合体,一般都是蓝铜矿晶面上包裹了--层孔雀石微晶薄壳,因此大多都适合作为观赏和装饰摆件销售。

其中-些孔雀石矿块上带有一些自然形成的小晶洞,在这些晶洞中又发育生长着晶形完美的蓝铜矿,格外精美迷人。

部分通体湛蓝、通透明亮的蓝铜矿晶体虽不算太大,只有少数接近2厘米大小,但是透明度和光泽度都相当好,堪称精品。也有部分蓝铜矿已经转变成了孔雀石。六峰山孔雀石的形态与美国亚利桑那州比斯比铜矿出产的同类矿物标本非常相似。

安徽省蛇纹石玉资源

合肥玉?

summer

合肥当地媒体曾经报道合肥境内有“合肥玉”的新闻曾以“寻找合肥玉”为题,连续报道了肥东南部某镇山中发现了一种绿色矿石,后被专家确认为蛇纹石。该蛇纹石发现地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

红点为桥头集

该地是在白云石矿山中,未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一直以开采白云石为主,就发现的蛇纹石玉来看品质好的并不是太多。

安庆岳西菜花玉

summer

菜花玉的产地分布地根据中国地质勘探仅存于安庆岳西,而且存量稀少,很难进行大规模开采。

20世纪80年代地质学家在安庆岳西县店前镇发现了菜花玉这一存量稀少的玉石。因玉质颜色淡黄,且晶莹剔透的淡黄中带着脂白,当地人将其称为菜花石。当地政府为开发菜花玉这一珍稀的玉石品种,当时建立了国有小型玉石加工厂并将它少量加工成菜花玉佛像。实际上,这些菜花玉佛像并未在市场上进行售卖和交易,而是全部作为样品和礼品馈赠给了各级政府部门和外宾。20世纪90年代,当地兴办一家玉石加工厂对菜花玉进行加工。由于开发成本等各方面的问题,实际也未能进行大规模开发。截至目前,在中国玉器市场中实际很少有人见过菜花玉玉器更不要说菜花玉玉器大件了。

宿松董家山蛇纹石

summer

大别山区镁质橄榄岩类超基性岩体分布广泛,且普通蛇纹岩化较强,尤以南部董家山,李家冲、白帽、五河-牌楼等超基性岩岩带(群)蚀变强烈,有的岩体几乎都变成了蛇纹岩。其中色泽好、质地佳者可选择玉料。如有的蛇纹石具网状构造,似蛇皮,称蛇皮玉;有的呈墨绿色,质地细腻,油脂光泽,半透明,工艺名称为墨玉。

图为二郎河蛇纹岩采场

单晶类宝石的发现

红蓝宝石(刚玉)

summer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首次在安徽霍山境内发现了后来命名为大别山红宝石的矿藏,但这种红宝石是零星地散布在岩体中,要一粒粒开采出来的成本太大,大别山红宝石因此一直“养在深闺”。

当地农民收藏的刚玉

红刚玉:主要分布霍山县龚家岭、岳西县黄尾河等地,与铙钹寨基性—超基性岩带有密切的关系[3]。霍山县龚家岭,含红刚玉的黑云二长片麻岩产在二辉橄榄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红刚玉含量5%~10%,红、浅紫红

岳西县黄尾河项家湾附近第四系残坡积、冲积层常见有红刚玉分布。

蓝刚玉:主要分布宿松县凉亭河等地,产在宿松岩群富铝石英片岩中,(蓝)刚玉蓝晶石岩呈透镜体或团块,团块长数十厘米-数厘米,宽数厘米~2m,刚玉约占5%~20%,蓝晶石60%~90%。刚玉呈深蓝色,色调浓艳,不透明,粒状或柱状、桶状晶体,柱体晶面对径大者见为3cm,自然重砂中蓝刚玉与蓝晶石、钛铁矿、金红石共生。

磷灰石

summer

安徽省大别山磷灰石主要分布在太湖县罗溪一带的伟晶岩中,此外马鞍山等地也有出产。安庆太湖磷灰石单个晶体长1~10cm,个别达到20cm,对0.5~8cm,晶体透明至半透明,偶含少量云母包裹体,浅黄色,少数为蜜黄色,质地细腻,具有猫眼效应。大别山磷灰石伟晶岩成群成带产出,单脉产磷灰石0.1kg-数公斤,少数达10kg以上,远景储量在数吨以上。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队原安徽地矿宝玉石工艺总厂琢磨的千余颗磷灰石猫眼,游移闪光,玲珑剔透,被誉为“扬子猫眼”

绿柱石

summer

绿柱石绿柱石仅见于金寨县白马寨,产于天堂寨花岗岩体的伟晶岩中。绿柱石晶体大者长达数十厘米,蓝、蓝绿色,晶体半透明至透明,目前工作程度较低,发现较少,进一步开展宝石评价工作可能会有较大前景。

其他单晶宝石类

summer

碳硅石:主要见于宿松二郎河董家山蛇纹岩体中。碳硅石呈浅兰绿、兰、翠绿等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单晶为六方板状,少量棱形,一部分为不规则形,最大粒径mm′mm,一般mm′mm。此外,还发现有斜锆石、金红石或锐钛矿、微粒金刚石和自然金。

贵橄榄石、铬(镁)尖晶石:主要分布在霍山铙钹寨和岳西道义、白帽等地的纯橄岩、斜辉橄榄岩中。贵橄榄石呈黄绿色,铬尖晶石呈翠绿色,镁尖晶石呈红褐色,透明—半透明;矿物粒径一般1~2mm。上述地区是寻找宝石级贵橄榄石、铬(镁)尖晶石的有利地段。

安徽的月光石:发现于庐江的黑云母二长岩岩体中,呈粒状及似斑状,与斜长石、黑云母、辉石、磷灰石、磁铁矿等共生。

此外安徽省还发现出产石榴石、水晶、方解石、萤石、岳西和霍山还有蓝晶石的出产等宝石类资源在此就不一一介绍。

金刚石

安徽省从事金刚石找矿始于年,至今已经过去54年了,地质勘探者的足迹遍布江淮大地,皖北平原,大别山区,以及皖南山区为安徽省金刚石找矿付出了大量心血,在宿州发现金刚石矿,填补了安徽金刚石矿产资源取量表的空白,我国现存被发现的金刚石矿资源存量有了相应的增加。

同时在金刚石矿的找矿理论上实现了较大突破,但是该地区金刚石颗粒较小,宝石级金刚石还有待进一步发现

九华玉

产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玉”是一种白云岩化大理石、汉白玉。由白云岩、阳起石、透闪石和其他矿质组成,其中白云岩占78%、阳起石占19%、透闪石占12%,而阳起石和透闪石也是构成和田玉的基本矿物聚合物。

图为安徽地质博物馆中的九华玉

黄山玉

也有称为太平玉、太平美玉、黄山蜡石。有人认为黄山玉是一种变质的方解石大理岩。其实是不对的,因为黄山玉不属于大理石矿床,而是属于硬度和密度都很高的黄蜡石系列,摩氏硬度在7以上(小刀硬度5.5)。黄山玉,也是黄蜡石,属高品质“硅质玉”种,是近几年在安徽省境内黄山太平地域新发现的品质极高的一种美玉,因其石表层内蜡状质地和色感而得名,其产地主要位于黄山区浦溪河耿城至甘棠段一带地域,故得名“黄山玉”。

图为安徽地质博物馆馆藏黄山玉

木变石

硅化石棉也称虎睛石,石棉主要分布于安琥潜山市横冲—牌楼一带,舒城县林河、桐城西北部滴水岩及太湖县小池等地也有分布,与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硅化石棉呈脉状,纤维块状,脉长1~1.5m,宽0.3~0.4m。青—兰青色、墨绿色,质佳者可作为中档工艺材料,并可切磨出具猫眼效应的宝石戒面。

观赏石类——灵璧石

灵璧石,安徽省灵璧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灵璧当地和周围地区有很多贩许多卖灵璧石的店铺,很多人靠着石头发财致富,灵璧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灵璧石产业,当地有灵璧石的大型交易市场和展览馆,灵璧石不仅作为观赏的奇石,更有作为乐器来演奏。

灵璧石质地细腻温润,滑如凝脂,石纹褶皱缠结、肌理缜密,石表起伏跌宕、沟壑交错,造型粗犷峥嵘、气韵苍古。常见的石表纹理有胡桃纹、蜜枣纹、鸡爪纹、蟠螭纹、龟甲纹、璇玑纹等多种,有些纹理交相异构、窦穴委婉,富有韵律感。年9月,灵璧石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贵金属资源(黄金、白银)

黄金

summer

至今我省已探明或大致查明的金矿床(点),据不完全统计,有70余处,其中独立和共生岩金矿床(点)共42处(其中共生金矿7处),伴生金矿床(点)23处,砂金矿床3处,已探明的金资源储量t。

安徽省金矿产地分布广泛,但资源储量分布相对集中。我省沿江地区、江南过渡带,皖南地区、大别山地区、蚌埠—五河地区、滁州—庐江地区和淮北地区均有金矿分布。但从资源储量上看主要分布于沿江地区,其中又以铜陵地区为主,约占全省金矿资源储量的60%。

全省金矿中大型规模少,小型及矿点多。在70余处金矿床(点)中,大型4处(其中独立金矿床仅1处),中型8处(其中独立金矿床仅3处),余者均为小型及矿点或矿化点。

合肥市庐江县黄屯(白银)

此处白银矿床主要介绍合肥市庐江县黄屯产出的白银。

--年间,安徽省的一个铅锌矿发现了数量不少的一-批条状自然银。但由于当地没有人知道这是矿物收藏者青睐的藏品,价值不菲,所以这些银束就被矿工们熔化掉,给子女打制成银项链或银手镯一-类的护身符和首饰了。

黄屯矿床采集到的自然银呈细条状,直径约0.2至2毫米,长度可达15厘米,少数甚至更长。典型的产地特点是银丝条上常常附生着-一些不知名的矿物的小晶体,密密麻麻的将银丝条覆盖的严严实实。

究竟是什么矿物,目前尚不得而知。黄屯出产的自然银绝大多数为零散的银丝或银束,只有极少数带有母岩,而母岩大多都是辉银矿。有些生长在辉银矿上的自然银标本十分精美迷人。

黄屯矿床时常可见黄铜矿和方铅矿,但一般都是生长在岩石孔隙中的致密块集合体。

淮南紫金石

淮南市,西部八公山一带的山脉中,盛产一种珍贵的石头——紫金石。自北宋起,紫金石就有“纹理细密,温润细腻如玉,色彩凝重古雅,纹理华美多变”的历史记载,可见紫金石是上乘的制砚石料,制成的砚台,称名为紫金砚

珍珠

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刚起步时只有江苏、浙江两省是主产区,后来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四省陆续成为主产区,。安徽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芜湖、安庆、池州、宣城、滁州,等地

参考资料

1、《中国矿物及产地》

2、《安徽地质》年第四期——安徽金矿主要特征及找矿方向

3、《安徽地质》第4期——安徽省金刚石找矿简史

4、《安徽地质》第1期——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宝玉石资源勘查、开发及利用现状

5、《安徽地质》第3期——大别山玉的相关特征及形成机制

6、《系统宝石学》第二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yc/4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