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好词好句有用吗看怎么摘

儿童白癜风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8.html

点击名片,获取更多实用干货↓

昨天咱们的精读图书群里有读者问到关于摘抄好词好句的问题,疑惑概括起来有三个:

有用吗?

要不要买一本专门的好词好句书?

摘抄什么?仅四字词语和成语?

昨天简单回答了下,晚上躺床上觉着回答的不透彻,就索性写一篇文章说说这事。毕竟作文以及语文真的很重要,对孩子来说。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吧,有用没用不在于这件事情本身,而在于做这件事的人,是怎么做的。如果是自愿的,并且很用心的,那用处会很大。因为你问问身边写作水平高的人,他们都有过这样的“小本本”。若非自愿,很难用心,但也有孩子,虽然是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但人家干啥都用心干,那作用也是有的。为什么呢?那接下来说第二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会阐述到。之前听几个妈妈坐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位妈妈说,给大家介绍一本很好的学习资料,抖音上推荐的,另一位妈妈说,我娃也在用这个,他们班好多娃都买了。我一听,好家伙,人家都买了,还都觉着好,我娃可不能错过,我去搜搜看,根据书名一搜。

看到这样的详情页,我就没买。

当时就想,这么详尽,娃还怎么思考,不跟抄答案一样吗,长此下去,阅读理解只会越来越差。

因为不熟,再加上人家没有继续聊这个话题,我总不能去说:“注意啦,听我一言,刚才你们说的那个书不好……”

所以,只能暗自庆幸,我没有人云亦云。

后来开家长会我们语文老师正好说到了这种“学习资料”,说是孩子直接抄上面的组词,上课回答问题后,老师问那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孩子一脸茫然。

举着个例子想说的是,就跟这种教辅一样,你买了好词好句,孩子背了,不会用,那除了浪费时间,还有什么作用呢?

毕竟背会不是目的,会用才是做这件事的目的。

因此还是要多阅读,在阅读中有具体的语境,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摘抄才有意义。

那时间不够怎么办?摘抄什么?四字词语和成语?

这确实是个问题,孩子上小学后,要户外活动,要写校内作业,再加上课外班作业的话,再要搞摘抄,娃很难不去应付了事。

这时微习惯策略要用起来。

这点咱们在视频号里讲到过,可以直戳

了解一下

↓↓↓

举例说明下:

就拿通篇好像就是为了搞笑,排版方面,文字还虽故事内容和图画舞动的《世界上最糟糕的孩子》来说吧。

是不是感觉没啥可摘抄的,不不不,大卫·威廉姆斯可是享有“罗尔德·达尔继承人”美誉的噢,英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怎么能没有两把硬刷子。

你看这段人物描写:

是不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性格,跟后面人物的转变形成鲜明对比,侧面说明了那些孩子有多么捣蛋?

哪怕孩子今天没发现好的句子,就找到了“退避三舍”这个成语。

那咱们也可以重点拓展一下这个成语呀。

△来自精读群的导读单

一个新习惯的养成本来就是挺难的,特别是最开始的时候。

因为它打破了原来的习惯呀,比如原来读书,只是读完就好了,现在还得摘抄,怎么那么麻烦?

而语言这个东西,讲究的是积累,不是说我今天摘了,明天就能看到效果,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一个内在激励机制的奖励,孩子也容易没动力。

所以我说需要微习惯策略,一天就摘一句,一天就了解一个词语。

如果你今天读的科普书实在没啥摘抄的,学校又布置了任务。

那就读一首童诗,把里面精彩的句子摘抄一下,也是10分钟就能搞定的。

这点之前拍的视频号里也有举例

↓↓↓

还有之前的文章里也举过这个例子:

是不是并不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总结一下:

摘抄好词好句本身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阅读的好习惯,但是得用心,才能有效果。

要是时间不够用,可以通过读童诗这种简单的方法来完成任务。

要是习惯养成的最初比较困难,可以用微习惯策略,一天摘一句,一天了解一个成语或词语。

上次推荐了的书大家很喜欢

今天上续集啦~

隐藏在图画书里的细节

↓↓↓

更多好书推荐

学习干货

育儿心理知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kw/8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