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通论连载29篇白玉矿床白玉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费用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白玉矿床

白玉矿床按其地质成因和地理分布可细分为:原生矿床、残积矿床、坡积矿床、洪积砂矿床、阶地砂矿床、河漫滩砂矿床和河床砂矿床七类(图6-1)。每类矿床都有其独特的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它们的赋存状态、矿体形态、矿石类型、矿石质量以及开采条件等也都有其显著的差别。

白玉原生矿床

白玉原生矿床,是指没有经过风化剥蚀及次生变化之前由内生成矿地质作用所生成的白玉矿床,称为白玉原生矿床。内生成矿地质作用是指由中酸性岩浆或超基性、基性岩浆沿断裂通道上升侵入到镁质碳酸盐岩(如白云岩或白云质石灰岩)或其他围岩中,在其岩浆岩边缘(岩浆与镁质碳酸盐岩接触处)发生物质交代作用而生成透闪石、阳起石的白玉矿床(图6-2)。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扁豆状,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这种矿床,在矿床学中称为“镁矽卡岩型接触交代矿床。”生成的矿物类型为含水硅酸盐,即由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蛇纹石、金云母、硅镁石等组合。若其中透闪石含量达到很高时,便形成了脂白、洁白、灰白的白玉矿床;若其中阳起石含量达到很高时,便形成了碧绿、草绿、灰绿的碧玉矿床。前者多为中酸性岩浆岩与镁质碳酸盐岩接触时生成脂白色的白玉矿床,后者多为富镁的超基性或基性岩浆岩与其他围岩接触时生成碧绿色的碧玉矿床。

生成透闪石的成矿化学反应式为:

式中CaCO3(方解石)和MgCO3(白云石)是来源于白云岩或白云质石灰岩中,式中SiO2(石英)、CaMgSi2O6(透辉石)及Fe2+是来源于中酸性花岗岩或基性超基性岩中。

对白玉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研究表明,其成矿过程具有明显的多期性和多阶段性。是在很长时间和很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形成的,因此矿物成分非常复杂。除了主要矿物透闪石和阳起石之外,还有透辉石、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蛇纹石、金云母、滑石、绿泥石、绿帘石、斜黝帘石、镁橄榄石、磁铁矿、黄铁矿、镁铁尖晶石、磷灰石、石榴子石、铬尖晶石等。

从宏观上研究,产于中国新疆和青海的白玉主要分布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一带,西至塔什库尔干,向东沿昆仑山脉延伸到于田、且末、若羌至青海格尔木等地,总长多千米。从新疆延展至青海省境内的阿尔金山脉中的白玉矿带总长也超过多千米。以上白玉矿带中的白玉矿床,均产于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与前寒武纪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

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脉与阿尔金山脉,地质队员共普查出白玉原生矿产地近30处,多分布于?m高海拔的雪线附近,找矿勘查极为艰难。皮山县卡拉达板西玉矿区、皮山赛图拉玉矿区、阿克苏玉矿区、奥米沙玉矿区、皮山铁白觅玉矿区,海拔都在?m以上。在塔什库尔干—叶城地区,已知原生白玉矿有大同玉矿区、密尔岱玉矿区和库浪那玉矿区等。大同玉矿、密尔岱玉矿及库浪那玉矿,发现历史悠久,密尔岱玉矿可追溯到太古黄帝时代,大同玉矿及库浪那玉矿的发现在唐宋及其以前,很可能是在秦汉时期就已发现。

对于田县阿拉玛斯原生玉矿床的研究,发现玉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大大小小有11条玉矿体,一般每条玉矿体长50m,宽0.5m。均生成于元古宙古老的镁质大理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里。往往在靠近镁质大理岩处产出白玉,在靠近花岗闪长岩处产出青白玉。说明镁质与白度极为相关。

在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和柴达木盆地北部之间的阿尔金山脉,是一条巨大的白玉原生矿成矿带。地跨新疆、青海、甘肃三省(区),东接祁连山脉。著名的塔什萨依玉矿区、尤努斯萨依玉矿区、塔特勒克苏玉矿区(海拔?m)、布拉克萨依玉矿区、哈达里克奇台玉矿区(海拔m)、塔什赛因玉矿区(海拔m)等一系列原生玉矿都埋藏于阿尔金山脉的怀抱,地质队员已经勘查出了巨大的白玉储藏量。例如塔特勒克苏玉矿区和塔什萨依玉矿区,它们的玉矿化带长达十多千米,矿体多呈叠加或平行排列的脉状和透镜状,矿石多为青白玉和青玉,也有白玉和糖白玉。若羌地区的原生白玉矿储量也非常丰富,而且是黄玉的唯一产区。

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新疆玛纳斯及沙湾、乌苏等县富产碧玉原生矿床。其成因是由于华力西期超基性岩蚀变,即斜辉橄榄岩与围岩接触而产生强烈的热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产生富镁富铁的蛇纹石化变质带,在进一步的铁镁交代、置换作用下,最后生成绿色碧玉矿体。矿体呈透镜状、眼球状、扁豆状,一般厚0.5?1.5m,长1?2m。玉石呈翠绿、碧绿、草绿色,强油脂光泽,半透明至微透明,细腻而致密、坚韧,局部含杂质。化学分析,平均含铁4.62%,氧化镁24.30%,质量优良。矿物成分除透闪石与阳起石外,还含有绿泥石、铬尖晶石、钙铬榴石、针镍矿等。

青海省的白玉原生矿储量丰富,玉石以油润、细腻、通透而著称。青海省最著名的白玉矿山有纳赤台玉矿区,海拔m,于20世纪末期发现,距格尔木市西南94km,青藏公路从中穿过,交通方便。该矿区出产白玉、青白玉、烟青玉、翠青玉、紫青玉及糖玉,品质独特,很适合于巧色雕。另一著名的白玉矿山是位于纳赤台西北50km的大灶台玉矿区,出产白玉和青玉,尤以青玉著名。玉石呈油脂光泽,细腻而致密、坚韧,品质尚好。还有一处碧玉矿床,位于青海湖以北、祁连山南翼,地处祁连县至门源回族自治县一带,矿带规模宏大,生成于超基性和基性岩体(辉长岩)与中新元古界片岩、片麻岩夹闪石大理岩接触带,属接触交代型矿床。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在走向上呈尖灭再现,倾向上有矿体叠加现象,具有多阶段和多期次的成矿特征。碧玉呈油脂光泽,半透明至微透明,细腻坚韧,碧绿至灰绿色,品质尚好。

辽宁省白玉的原生矿床位于岫岩县细玉沟沟头的山顶上,古称“老岫岩玉”,简称“老玉”。白玉矿体赋存于元古宇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的白云质大理岩与超镁铁质岩浆岩体的接触热变质带中,玉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白玉矿体呈不规则的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白玉矿石的颜色有黄绿色、黄白色、绿色、黑色和白色等,其中以黄绿色成为辽宁白玉的特色种类。矿物主要以透闪石为主,透闪石是造玉矿物,高达97%?99%。此外还有微量的方解石、白云石、石英、蛇纹石、滑石、白云母、透辉石、黄铁矿、榍石、磷灰石等。

台湾省白玉(主要为碧玉)的原生矿床位于台东花莲县寿丰镇,与一个石棉矿床共生。玉石呈碧绿色、深绿色、暗绿色,油脂光泽,细腻而坚韧。由于受构造应力作用,矿床劈理及片理发育,导致矿体产出的矿石呈薄片状,很难得到大块玉料,因此只能作为小件首饰玉料,如玉坠、玉珥、玉胸饰、玉戒面、玉扣、玉环、玉珠等。

西藏白玉分布于日喀则、山南及那曲地区,原生矿床赋存于富镁富铁的超基性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属热液交代型矿床,多以绿色碧玉为主。研究认为,在阿里地区北部的昆仑山脉南坡的广大雪域也存在白玉矿床的生成地质条件。

甘肃的中祁连山有一条白玉成矿带,矿床多赋存于超基性、基性岩体与老地层的接触带内,属热液交代型矿床,是以碧玉为主的白玉矿床。

四川的汶川出产白玉,当地人称“龙溪玉”、“马灯玉”、“荣玉”、“岷玉”等。矿床赋存于花岗岩体与志留纪茂县群的接触带内,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团块状,厚度变化大,一般厚几厘米至十几厘米,长十几厘米至数米。矿化蚀变以大理岩化为特征。

江苏的溧阳小梅岭白玉矿床产于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与古生代二叠纪棲霞组镁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呈似层状、小透镜状。矿物成分为透闪石与阳起石等。业已查证,此矿床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大溪文化)用玉之源。上古称“瑶琨”。此白玉矿床开采历史悠久,从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到明清一直在采玉,产量甚丰,是古扬州广袤地域太古、上古、中古用玉的玉材产地。

广西的大化县出产白玉,据梁冬云教授研究,大化白玉主要由针状透闪石集合体组成,透闪石晶体短径约1微米,呈纤维交织结构。还有微量的镁绿泥石、磷灰石等斑点状分布,实为瑕疵。白玉化学成分能谱检测结果:MgO24.18%,CaO14.24%,SiO.36%,FeO1.85%,Al2O30.66%,MnO0.68%,Na2O0.02%,Cr2O30.01%。这是一处具有很好找矿前景的白玉产地。在相邻的贵州省的罗甸也有此种类型的白玉矿床。

俄罗斯白玉的原生矿床,位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南西端的东彦岭山脉的密林中。另外,在基托伊河与乌里克河的河岸山坡上也见有两处白玉矿床。还在外兴安岭维季姆河岸也见有一处白玉矿床。这些矿床均受加里东期构造破碎带控制,有生成于辉长岩侵入体与围岩接触所形成的蛇纹石化蚀变带中的,也有生成于中酸性岩浆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中的,均属接触交代型矿床。矿体多呈脉状或透镜状,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玉石类型主要以白玉、青白玉、糖白玉、糖玉及碧玉为主。白玉和青白玉的特点是结晶粗,矿物颗粒为0.?0.05mm,显微叶片状变晶结构,中粒至粗粒变晶结构、碎裂结构等。油润度不高,白度尚高。糖玉和糖白玉的特点是颗粒粗,欠细腻,欠均匀,欠油润,糖色沿裂隙分布,是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致色,为氧化色。俄罗斯碧玉呈碧绿色,颜色尚均匀,质量尚好。

在俄罗斯贝加尔湖西南端的伊尔库茨克地区有一个原生白玉矿床,现在正开采原生玉矿。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或大小团块状,产于中酸性岩浆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中。从矿体边缘至中心可见显著的分带现象:玉石颜色依次是褐→褐黄→黄→青→青白→白;矿物颗粒从粗粒→中粒→细粒。在矿体中心往往为高级白玉,细腻而油润;矿体边缘多为糖玉,较粗糙且欠油润。

波兰南西部的西里西亚境内的白玉(属碧玉类)矿床,产于辉长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内的蛇纹石化的矿化带中。伴生矿物有钠长石、角闪石、石榴子石、绿帘石、黝帘石、葡萄石、黑云母、石英等。

意大利北部的亚平宁山脉塞斯特利—雷万特及蒙特罗索一带的白玉矿床,赋存于辉长岩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变质带内,蛇纹石化强烈。矿体呈透镜状,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属接触交代型矿床。

德国的白玉矿床产于哈茨的橄榄岩、辉长岩与围岩接触的蛇纹石化的矿化带中。属接触交代型矿床。

加拿大北部的白玉(碧玉类)矿床,产于超基性岩体与含燧石的石灰岩地层的接触带中,周围蛇纹石化强烈,矿体呈脉状、透镜状。除透闪石和阳起石外,共生矿物还有微量的石棉、滑石、石榴子石等。

美国的白玉(主要为碧玉类)矿床,主要分布于华盛顿州、俄勒冈州、阿拉斯加州、怀俄明州、威斯康星州。原生碧玉矿床,大多数生成于富镁富铁质的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体与前寒武纪富镁岩层的接触变质带中。碧玉颜色呈碧绿色、浅绿色、深绿色、灰绿色、暗绿色等,玉质优劣不齐。

巴西东部的巴伊亚州的白玉矿床,赋存于辉长岩与沉积白云岩地层的接触变质带:角闪石化片麻岩带中。

澳大利亚的白玉矿床,主要分布于南澳大利亚州科韦尔的花岗伟晶岩与中元古代白云质灰岩接触带内的大理岩变质带中。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大蛇纹岩带”中也发现有白玉矿体。

新西兰的白玉(主要为碧玉类)矿床,主要分布于南岛的韦斯特兰北部。原生玉矿体产于蛇纹岩蚀变带中,是由于富铁镁质的超基性岩浆岩与围岩接触而产生蛇纹岩化蚀变带,铁和镁的进一步置换、交代作用而生成碧玉矿体。

??

购买本馆书籍:《白玉通论》、《翡翠通论》链接↓↓↓

未完待续,下一期《白玉矿床:白玉残积矿床》

?金山地质博物馆简介

?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为金山地质博物馆题词!

?热烈祝贺刘金山教授荣获“广州市科普杰出人物”奖!

?金山地质博物馆创立20周年纪念暨科技科普创新学术讨论会在广州召开!

?热烈庆祝金山地质博物馆荣获“年广州地区最受欢迎科普基地”的荣誉!

?台风不从广州过的原因竟是它

?刘金山在深圳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讲中国玉文化

?地质学家刘金山:揭开广州的“龙脉”之谜

?探秘广州脊第九篇:莲花山上寻遗迹

?金山地质科普:走进奇妙的矿物世界

·END·

金山地质博物馆

金山地质博物馆:是年成立的全国第一家私人地质博物馆,馆内藏品有3万余件(陨石、化石、石器、矿物、宝石、玉石等)。金山地质博物馆在全国有五个分馆,分别在湖南怀化、广州白云区、广州天河区、广州番禺区和广州增城区。本馆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科普为途径,长期坚持打造地学科普品牌。

番禺分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kw/5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