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福至养老服务生态圈养成记

年9月25日,福至养老的大连马桥子街道华润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开放。中心建筑面积两千余平米,包含数十张失能失智照护床位、文娱活动、助老餐厅、培训学校、医务室等多种功能。经过数年不懈的努力,福至养老的全方位服务生态圈初见成效,更多家乡父老也得以享受到刷新传统认识的养老服务。

上篇:基因

一、中日合璧,优良基因

福至养老在大连开设机构的缘起还要追溯到被戏称为我国养老产业元年的年。那一年,福至的创始人李晔国在赴日本长野县进行康养考察时,与当时在日本FB介护服务株式会社(以下简称“FB”)工作的尹训正相遇了。尹训正在FB的养老机构从义工开始做到了副院长,四年下来睡过地铺,倒过夜班,刷过马桶,当过学徒。越是深入了解和参与,尹训正骨子里的文化信念与FB的服务理念就越能共鸣。

在这次考察中,FB覆盖特养、康复、日托、老年公寓、居家访问、老年餐等的全方位照护体系给不久前刚从美国哈佛回国的李晔国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李晔国看到了在执行层面应对我国养老需求的希望。当时FB也已经萌发出投资中国养老产业的构想。李晔国、尹训正以及FB的高层领导在日本期间一拍即合,制定了共同发展国内养老事业的发展计划。

二、植根本土,专业服务

年初,尹训正作为FB的投资代表回到大连,一边与李晔国共同创办了福至(大连)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一边穿梭于大连的各个社区,看房屋,选地址,谈合作。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福至的旗舰项目最终落地于大连开发区马桥子街道。从创立伊始,福至便深深地将日本先进的为老服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福至养老特有的服务理念与企业文化。

1、温馨如家的全方位适老化生活环境

依托李晔国在国内丰富的养老设计经验,结合FB在日本累计余长者的服务经验,福至倾心打造的华润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适老化、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等方面均做到了极致。避免冷冰冰的机构感、医疗化,采取非制服化的着装形式,讲究环境空间的疗愈功能,创新润物细无声的适老化体系,福至华润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一开业就让所有人耳目一新。让长者更有亲切感,更有尊严感。如家一样的氛围,令长者感受到舒适、惬意、亲切与尊严,有效地克服了长者入住养老项目普遍存在的孤独感与寂寞感。

2、以托养为核心的多层次为老服务产品

失能、半失能长者的专业化照护是许多家庭面临的迫切需要。福至养老充分发挥其护理上的理念优势,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以托养为核心的多层次为老服务。

(1)医养结合的机构托养。电动护理床、独立卫生间、失能失智护理、康复锻炼、VIP一对一照护、术后康复、医疗服务等软硬件配套,可满足自理、介助、介护等不同长者的医养结合需求。

(2)营养适口的老年人餐饮。在长者体质辨析基础上,由专业营养师把关编制菜谱,一日三餐不重样,每周菜谱不一样。另外,更针对糖尿病和有口味偏好的长者,采取一谱“多做”结合“点餐制”的办法,最大化满足不同长者的个性化需求。

(3)一举多得的“日间照料”。早上,长者由家属送到机构内,得到照护服务,享受健康可口的营养餐,与伙伴交流、娱乐、锻炼、游戏;晚间再由家属接回家,共享家庭的天伦之乐。

(4)灵活多样的临时托养:短则两三天,长则十天半月,临时托养服务产品使家属安心地处理自身的事务,免除后顾之忧。

中篇:蓄能

华润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至今,福至养老先后成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护理和照护分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护理和照护分会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单位,大连市养老福利协会会员单位,大连市居家养老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并在年被大连市民政局确定为首家大连居家养老示范中心。在此期间,福至养老接待来自省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考察、学习和交流近百次,被省市各类媒体报道数十次,李文慧、韩佳城等公司高管也受邀到北京、河北等地进行巡回讲学。福至养老如同一股清流,正逐渐成为中国养老产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福至养老的成功,既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撑,也依靠福至自身摸索的以低养护比为基础,以高护理品质为重心的发展之路。

一、年轻而专业的运营团队。

福至养老有着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精干团队。与大多数养老机构不同,福至团队以八零后、九零后为主体,平均年龄只有33岁左右,不乏硕士、本科、专科等学历获得者,也涵盖了养老护理、医疗护理、营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中医学、西药学、烹饪等各个专业。

走进华润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三楼的多功能大厅,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这边一群白发长者围坐一圈,嘻嘻哈哈的一起做着游戏;那边四个长者和服务人员围坐在桌前唠着家常。正所谓“朝霞与夕阳相伴,心情无比灿烂”,福至的运营团队不仅要精心设计手指操、套圈、唱歌等辅助长者生理康复的游戏;更会像在家里和自己的爷爷奶奶那样,培养了长者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归属。福至的年轻人们用朝阳般的活力,专业而精湛的技能,怀有爱心的陪伴和献身养老产业的伟大情怀,活跃在养老服务的第一线,是福至养老的核心资源。

二、低养护比铸造出高品质护理服务

养老服务不难,把几千个细节都做好了也就成功了。福至养老始终保持打造高品质护理服务的初心,常年坚持2:1的养护比水平。虽然运营成本显著提高,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福至的养老服务在每个细节都能够完美到位。比如在每天一次的睡前泡脚环节,有人为长者洗脚后擦干每个脚趾缝的水迹,有人像孙女一样抱着长者的脚低头修剪趾甲,有人在长者睡觉时悄悄掖上被角,福至人用爱心与专业技术为长者提供着无微不至的照护。福至养老也始终怀着透明的态度来接受家属的监督。例如:本着自愿的原则,长者房间均可安装有直连家属的摄像探视系统,在满足家属随时探视长者需要的同时,也是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一种不间断监督。

三、独树一帜的文化内核

“基因”与“情怀”的共振,衍生出了福至养老独树一帜的“义利合一”的文化内核,并由此确立了“一切为了长者”的服务宗旨和“自立支援”、“如家氛围”、“身心并护”的三大服务理念。

“一切为了长者!”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既是福至养老一切工作的开端,同时也是一切工作的归宿。福至养老积累了太多感人至深的例子。例如华润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第一位长者何奶奶入住时,双目失明、重度认知障碍、无法下床,家属用担架将其抬进房间,医院更断言其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在福至团队精心照护下,何奶奶已经平安度过了四个春秋,现在不但可以正常吃饭、讲话,偶尔还能在护理员的扶抱下到大厅坐一坐!

“自立支援”。传统的介护服务是长者做“减法”、介护人员做“加法”,而福至的服务理念是鼓励长者做“加法”——不是护理员单方面提供服务,而是鼓励每位长者在安全范围内,挖掘自身能力完成日常起居,延缓身体机能的衰退速度。服务动机也由“我来服务您”转变为“请让我来协助您”。基于这一理念,在福至养老,有担架抬着进来,走着回家的长者;有令家属焦头烂额、走投无路,长者入住后全家人放心出游的家庭;有不便经常送医,却在入住福至养老后按时输液、更换导尿管的长者。

“如家氛围”。硬件设施家庭化、环境色彩温馨化、介护着装居家化、生活起居个性化、长者称谓辈份化等一系列细节上,福至养老努力使长者在如家的环境中接受到专业化的康养服务。有一位周奶奶,入住时是陪着生命临近终点的老伴高爷爷来的,半年后高爷爷走了,而周奶奶则喜欢上了福至养老,一住就是三年多。如今94岁的周奶奶每天看看花、读读报、聊聊天,真正将福至养老作为她晚年的家。还有刘爷爷、王奶奶、曲姨、卫叔……每位长者都是带着他们的故事住进了福至养老,把这儿当成了他们的家!

“身心并护”。福至养老不仅提供细致入微的身体照护,也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jb/8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