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部采样进行时

疫情无情人有情,危难之际显担当。年5月,响医院号召,全体护士取消假期,24小时随时候命,舍小家、为大家,身披白色战衣,迎着酷暑逆行而上,赶赴抗击疫情核酸排查最前线,是他们守护着这片包容、孕育希望的南粤大地。01转换身份:当医务志愿者!

产科郑淑香护长在5月30日周日早上,按照单位工作安排要求在家待命。当她看到黄花岗社区采样医务人员人手不够时,为减轻压力,她以医务人员的身份义不容辞地主动加入采样队伍。

▲既是医务人员,又是志愿者

在社区,她当起了志愿者,为居民测体温、采样、协助居民进行扫码资料登记,指引居民有序排队,医院紧急通知,需前往当时还是中风险的区域执行采样任务。她这才脱下防护服,医院赶。“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去体验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真心感觉不一样!”

那一晚郑淑香作为第二分队队长带领10个队员,进入到中南街上门为居民采样,又是一个通宵。居民们非常配合,下半夜2点多钟,有位阿婆看到郑淑香一直站着为居民采样很是辛苦,便从从家里搬出凳子硬要郑淑香坐着采样,郑淑香怕穿防护服污染到凳子,拒绝了阿婆的好意。阿婆说:“你快坐吧,你们医务人员真的辛苦啦,感谢你们!”郑护长说:“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中南村采样

02“小伤!没关系,工作完再说!”

妇科的周丽颜主管护师,在5月30日晚上被分派到中南街上门为居民采样,因为地面崎岖不平,加上雨后的积水,不慎踩坑摔伤了右腿。因为当时穿着防护服看不到伤情,她只觉得一阵阵疼痛袭来,但还是咬紧牙坚持。同伴看她面屏满布汗水,脸色苍白,劝她撤离。周护士回答:“小伤!没关系,工作完再说!”

这就是一线工作者的心声,任何时候,工作为重,朴实的话语难掩她们的赤诚,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那些在采样一线忙忙碌碌穿梭着的医护人员们承担着巨大的危险、压力和疲惫,却依然选择了坚守一线,向险而行,只为职责使然,使命使然。

▲周丽颜

03“真惭愧,没有和队友们战斗到最后”

妇产科门诊的钟庆楣主管护师和岑春华护长分配到中南街的菊树村采样,现在那里已经成为高风险地区了。大多数居民非常配合,也有小插曲。

▲在等采集物资的间隙,岑春华和钟庆楣两位战友歇息

有一户人家可能过于焦虑,不愿意出门验核酸,钟护士见状挺身而出,劝说道:“这场疫情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说,需要尽可能保持冷静和理解,积极配合政府防疫要求,事情不断变化,循着即时防疫指引做事,有序参与核酸检测,这就是所能做的、最重要的守土战疫了。这也是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一家人听后也配合地完成了核酸检测。

钟护士最先做完50位采样,当时穿着防护服,里面的衣服被汗水浸湿后又被捂干,“当时觉得缺氧、憋气、一阵阵眩晕。护长见我不妥,立即命令我撤出,送回根据地。真惭愧,没有和队友们战斗到最后!”即便如此,钟护士依旧没有一句抱怨,却很自责没有坚持到最后。

04绿色通道开启:“您别动,我们来!”

考虑到有人因为高龄、孤寡独居、病情较重、居家不方便等原因无法赶到核酸采集点检测,医院的队员们组织开辟绿色通道,医务人员上门为这类人群核酸检测。

▲上门采样

6月2日下午,第34批次采样队伍的烧伤科杨静静护长带领组员黄慧瑛备齐上门采集物资、更换防护服及防护用具后,出发为多宝街丛桂社区6名高龄居家人员上门核酸检测。

这些老人家们均居住在7-8楼,除了克服防护服的湿热汗蒸,还需要克服爬楼梯时氧耗增大导致的胸闷气喘、心跳增快、头晕等症状,多次执行外派核酸检测任务的杨静静护长,边喘着粗气,边鼓励组员减慢呼吸频率和幅度,到达指定排查户家中。

▲为不便外出者上门采样

05

市一精神:

“将危险留给自己,

将安全留给同事”

杨静静护长安排妥当所在科室人员工作后,多次奔赴高风险核酸排查一线。其中需要为一位气管切开的居家人员做核酸检测,该病人属于特殊易感人群,暴露风险较高。但是杨静静护长还是自己上阵采集核酸,“不仅是我这样做,换做别的护士长也都会这样做的。将危险留给自己,将安全留给同事,是这次抗疫战场所有护长们的统一共识。”杨静静说道。

输血科黄慧瑛在执行完上门排查任务,马不停蹄、不顾劳累地回到采集点即刻投入采集点的核酸排查工作中,杨静静护长见状马上要求休息待命。黄慧瑛说:“没事,我多做一些,组员们就能多休息一会。”

手麻中心马茜宇为避免经期不便,造成更换防护服的浪费,不顾闷热,特意穿着两条成人纸尿裤加厚,免去防护服的更换,腾出更多时间,减少居民等候时间。

门急诊特诊室刘淑粉作为高年资护士,核酸排查工作中恪尽职守,时刻不忘提醒组员做好个人消毒隔离防护。牢记为组员采集点位的桌椅、地面局部环境定时喷洒消毒液,并负责采集点一般医疗垃圾、核酸检测密切接触的废弃物、普通垃圾的分类清理归置。“我多一份专注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组员和检测人员就少一份暴露感染的风险。”

长时间的密闭,汗水浸透了衣背;重重的隔离,让他们呼吸说话都变得无比艰难;连日来持续高温,汗水顺着她们的额头、发梢流了下来,面屏起了雾,濡湿的睫毛模糊了视线,医院护理部的“南丁格尔们”承受防护具的挤压,使得本来干净白皙的脸上、耳朵、脖颈处都被防护具挤压出勒痕,本来纤细的双手被汗水浸湿的多层手套泡得肿胀、发白、起皱……

“我们的医务人员就是这样一群人,我们是女儿、儿子,更是母亲、父亲……但我们的职业是护士,疫情当前,唯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烧伤科杨静静护士长在日记里写道。

“身外大降雨,身内小雨,眼镜框内雨加雾。”是采集人员的真实写照。不仅是护士,也是对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警察等一线工作者体力、精神的重大考验。而正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每一个群体都凝聚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这股精气神,正是为我们万众一心,持续向好的强劲动力!

向您致敬!??????

来源:医院护理部、妇产科支部作者:妇产科何慧仪、烧伤科杨静静

本期编辑:储洁雅

主审编辑:黄月星

审核编辑:魏星投稿邮箱:gzno1hosp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qishia.com/ysjb/7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