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阴阳五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平衡。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命的组成元素。而玉石应该属于“金”的部分,亦是生命的组成元素。自古以来,人们对美丽的玉石,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民间百姓,都非常珍视,认为玉石是阴阳二气的精绝,对人体健康有着神奇的作用。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翻开历史:玉确实养人
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中国人认为玉石是一种蓄“气”最充沛的物质,千百年来,皇室贵族除了佩戴宝玉之外,还有服食玉屑珠粉之好,甚至死后,口中还都要含玉璧,或者穿着玉衣,藉以保护遗体。这些在历史中也多有记载。
中医认为“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玉石口含便可以“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所,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而最广为老百姓熟知的一句关于玉养生的话就是“玉养人,人养玉。
甚至在《本草纲目》中还有记载:玉屑是以玉石为屑。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能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宜共金银、麦门冬等同煎服,有益。"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玉的认识不仅限于装饰品的范围,在医药、养颜等方面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功效。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总是流传着“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了。
现代科学证实:“玉能养人”
古老神奇的中医一直让西方科学界费解,一度,中医被视作巫术和迷信,所以中医里对玉的描述也一度被怀疑。但是科技证实了中医的科学性,也证实了玉的养生功能,也证实了玉和人确实能够“互养”。
据化学分析,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硒、铬、锰、钴等,而有些微量元素人体无法通过食物中获取。长期佩带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活化细胞组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本草纲目》记载玉石可:“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
经常佩戴玉石如玉镯、吊坠等,由于玉石摩擦皮肤刺激人体的穴位,能活络人体的经络和皮肤等,改善人体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活跃细胞组织、从而增强人的免疫能力,达到防病健身之作用。
如果人的身体好长期佩玉可以滋润玉,玉的水头也就是折光度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亮。如果人的身体不好长期佩玉,玉中的矿物元素会慢慢让人体吸收达到保健作用。譬如女士戴玉的手镯通常带左手,手腕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端,佩带手镯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而左手离心脏距离较近,玉镯对手腕上对“内关”穴位的刺激,可以平稳血压,减轻心脏的负担,对心脏会有好处。
当然应当指出,“玉养人”的过程是很缓慢的,需要数年或数十年,这也是玉器越戴得久,价值越高的道理所在。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所谓养,我觉得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对身体,一层是对修养。和田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和阳起石,其中阳起石是可以入药的,这点我们提起过,玉养人一生,主要在于修身养性。
所谓人养玉三年,并不是说我在身上佩戴三年,这里的所说的是个虚数,实质指的是人受玉文化的熏陶以后,比德与玉,以玉之五德作为自己的人文处事的规范和准则。
可以修身养性,对人的品行都有正向积极作用而这一作用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因此人才说人养玉,玉养人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